1)敲top后,按键盘数字“1”可以监控每个逻辑CPU的状况; 2)敲top后,输入u,然后输入用户名,则可以查看相应的用户进程; 3)敲top后,默认以K为单位显示内存大小,可以通过大写字母E来切换内存信息区域的显示单位,按一下E切换到MB,再按一下E切换到GB; 4)敲top后,输入h进入top命令的帮助文档,了解更多关于top的用法。
1、数据占用的内存。如果top没有显示,按f键可以显示出来。 2、真正的该程序要求的数据空间,是真正在运行中要使用的。 3、单位kb 5. top 运行中的交互命令 即top 运行中可以通过 top 的内部命令对进程的显示方式进行控制。 s – 改变画面更新频率 N –以 PID 的大小的顺序排列表示进程列表 P –以 CPU 占用...
top - 01:06:48 up 1:22, 1 user, load average: 0.06, 0.60, 0.48 Tasks: 29 total, 1 running, 28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0.3% us, 1.0% sy, 0.0% ni, 98.7% id, 0.0% wa, 0.0% hi, 0.0% si Mem: 191272k total, 173656k used, 17616k free, 22052k buffers Swa...
buffer是用于存储速度不同步的设备或优先级不同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区域。缓冲(buffers)是根据磁盘的读写设计的,把分散的写操作集中进行,减少磁盘碎片和硬盘的反复寻道,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cache经常被用在磁盘的I/O请求上,如果有多个进程都要访问某个文件,于是该文件便被做成cache以方便下次被访问,这样可提供系统性...
计算可用内存数有一个近似的公式: 第四行的free + 第四行的buffers + 第五行的cached 二、进程信息 Top 1的用法 默认进入top时,各进程是按照CPU的占用量来排序的。 1、在top基本视图中,按键盘数字“1”可以监控每个逻辑CPU的状况: 2、敲击键盘‘b’(打开关闭加亮效果)top视图变换如下: ...
# 手动把buffers写入硬盘并清空cachesync&&echo3>/proc/sys/vm/drop_caches 5. 交换区使用情况 Swap(内存交换区): 是硬盘上的一块空间。在内存不足的情况下,操作系统把内存中不用的数据存到硬盘的交换区,腾出内存来让别的程序运行。因此,开启 swap 会一定程度的引起 I/O 性能下降 (阿里服务器默认不开)。
used 已经使用的内存数 free 空闲的内存数 shared 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总额 buffers: Buffer Cache cached: Page Cache -buffers/cache 的内存数:used - buffers - cached +buffers/cache 的内存数:free + buffers + cached **可用的memory=free memory+buffers+cached**...
你会看到类似于"Mem: xxx total, xxx used, xxx free, xxx buffers"的行。这些指标表示系统的总内存、已使用内存、可用内存和缓冲区的内存。 "total":表示系统的总内存大小。 "used":表示当前已使用的内存大小。 "free":表示当前可用的空闲内存大小。 "buffer/cache":表示被系统用于缓冲区的内存大小。 第五...
top命令是Linux下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状况,类似于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下面详细介绍它的使用方法。 top是一个动态显示过程,即可以通过用户按键来不断刷新当前状态.如果在前台执行该命令,它将独占前台,直到用户终止该程序为止.比较准确的说,top命令提供了实时的对系统处理器的状态监...
如果出于习惯去计算可用内存数,这里有个近似的计算公式:第四行的free + 第四行的buffers + 第五行的cached,按这个公式此台服务器的可用内存:24588780+182532+7071164=31GB 对于内存监控,在top里我们要时刻监控第五行swap交换分区的used,如果这个数值在不断的变化,说明内核在不断进行内存和swap的数据交换,这是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