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k_device_mode 只有两种模式,TICKDEV_MODE_PERIODIC 和 TICKDEV_MODE_ONESHOT,即周期模式和单触发模式。 在clock_event_device 注册的时候,tick_device 通过 tick_check_new_device 和 tick_setup_device 函数绑定一个属于该 CPU 且精度最高的 clock_event_device。 这样,tick_device 工作在 TICKDEV_MODE_PERI...
引入了dynamic tick,是为了能够在使用高精度时钟的同时节约能源,,这样会产生tickless 情况下,会跳过一些 tick。这里只是简单介绍,有兴趣可以读kernel源码。 上图1是Linux 2.6.16以来内核定时器实现的结构, 新内核对相关的时间硬件设备进行了统一的封装,定义了主要有下面两个结构: 时钟源设备(closk source device):...
实际上系统处于idle状态的时候,tick是没有意义的,只能增加耗电,所以后来系统引进了动态tick(tickless,dynamic tick)。动态tick不是指tick的HZ是动态的,不是指两次tick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变化的。HZ是在编译时就确定了的值,是不会变化的,所以两次tick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但是tick是可以暂停的。所以动态tick是指tick...
其中利用了tick_sched结构中的一些字段,事实上,tick_sched结构也是实现动态时钟的一个重要的数据结构,在smp系统中,内核会为每个cpu都定义一个tick_sched结构,这通过一个percpu全局变量tick_cpu_sched来实现,它在kernel/time/tick-sched.c中定义:
Notes:从概念层次描述了tick-comm、oneshot tick、broadcast tick;重点介绍了tick和tickless概念及其区别,两种tick device:periodic tick和oneshot tick;周期性时钟是如何运作的;高精度情况下,dynamic tick运作。 原文地址:Linux时间子系统之(十三):Tick Device layer综述 ...
引入了dynamic tick,是为了能够在使用高精度时钟的同时节约能源,,这样会产生tickless 情况下,会跳过一些 tick。这里只是简单介绍,有兴趣可以读kernel源码。 上图1是Linux 2.6.16以来内核定时器实现的结构, 新内核对相关的时间硬件设备进行了统一的封装,定义了主要有下面两个结构: ...
下面咱们重点探讨下tick的问题,因为Linux通常状况下,已经配置IDLE状态的NO_HZ tickless,因此CPU2上面什么都不跑的时候,实际timer中断几乎不发生。 下面,咱们仍是在isolcpus=2的状况下,运行前面那个8个进程的a.out,默认状况下没有任务会占用CPU2。经过前后运行几回cat /proc/interrupts | head 2,咱们会看到其余core...
另外一个就是tickless模式,这个才是重点,Centos 操作系统默认就是启用了这个模式。这是一个完全针对吞吐量优化的模式。同样一句话的解释:在多CPU系统上,如果当前的CPU没有任务或者只有一个任务的前提下,系统将不向该CPU发送timer tick。 在当前的Linux内核配置中general setup -> timer subsystem配置中可以实现对上述...
但是,系统的timer中断、IPI,由于是Linux系统的运行基石,实际还是要在CPU2上面运行的。这里面最可能给任务带来延迟抖动的,自然是timer tick。 下面我们重点探讨下tick的问题,由于Linux一般情况下,已经配置IDLE状态的NO_HZ tickless,所以CPU2上面什么都不跑的时候,实际timer中断几乎不发生。
这种方式有很多种叫法,主流的是"dyntick-idle",其他还有"nohz"啦,"tickless"啦等等。其带来的收益是功耗的减少,付出的代价则是进入和退出dyntick-idle模式的指令开销,以及需重新填充clock相关的寄存器信息等。 除非workload中idle的次数少、时间短,或者不在乎功耗,又对延迟敏感,否则对于大多数场景来说,dyntick-i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