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 Window Size: 如果A发送给B window size = 8192,意思是:B最多可以连续发送8192 byte 给A, 一般来说,8192byte就是A的接收缓区,A_Receive_Buffer= 8192,如果B不小心发送超过8192 byte,并且A的应用层没有及时取走,则超过8192 byte 数据可能会因为A_Receive_Buffer满而被丢弃,所以B会严格遵守A的 advertised...
tcp_window_scaling 1 1 该文件表示设置tcp/ip会话的滑动窗口大小是否可变。参数值为布尔值,为1时表示可变,为0时表示不可变。tcp/ip通常使用的窗口最大可达到65535字节,对于高速网络,该值可能太小,这时候如果启用了该功能,可以使tcp/ip滑动窗口大小增大数个数量级,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能力(RFC 1323)。 tcp_time...
接着我们使用sysctl net.ipv4.tcp_syn_retries=2把这个参数修改为2测试一下 接着我们来验证一下,我们去ssh一台不存在的主机,因为ssh也是基于tcp 通过wireshark抓包可以看到,果然重传了2个数据包 net.ipv4.tcp_window_scaling启用或关闭窗口扩大因子选项 net.ipv4.tcp_sack启用或关闭选择确认(Selective Acknowledgement...
Window Scale放在TCP头之外的Options中,向对方声明一个Shilt count,把它作为2的指数,再剩以TCP头中定义的接收窗口,就得到真正的TCP接收窗口了。 103.86.70.43 告诉 192.168.9.135 它的Shilt count是6,2的6次方等于64,意味着以后103.86.70.43声明的接收窗口要乘以64才是真正的接收窗口。 103.86.70.43声明他的接收窗...
net.ipv4.tcp_window_scaling启用或关闭窗口扩大因子选项 net.ipv4.tcp_sack启用或关闭选择确认(SelectiveAcknowledgement, SACK)选项 /proc/sys/net/core/ /proc/sys/net/core/目录中包括许多设置用来控制Linux内核与网络层的交互,即当网络有什么动作时,内核做出什么样的相应反应。
其中,net.ipv4.tcp_window_scaling参数启用TCP窗口缩放选项。net.core.rmem_max和net.core.wmem_max参数设置接收和发送缓冲区的最大值。net.ipv4.tcp_rmem和net.ipv4.tcp_wmem参数分别设置TCP接收和发送缓冲区的最小、默认和最大值。 通过修改/sys下的文件: ...
Window Scale放在TCP头之外的Options中,向对方声明一个Shilt count,把它作为2的指数,再剩以TCP头中定义的接收窗口,就得到真正的TCP接收窗口了。 103.86.70.43 告诉 192.168.9.135 它的Shilt count是6,2的6次方等于64,意味着以后103.86.70.43声明的接收窗口要乘以64才是真正的接收窗口。
TCP根据接收缓存的大小自动选择移位位数。这个大小是有系统设置的,但是通常向应用程序提供了修改途径。 所以扩大因子是无法修改的,只能设置是启动扩大因子还是消除扩大因子。 更多细节可以看这个帖子,在linux系统中如何使用tcp window scaling请添加链接描述 ———...
接着我们使用sysctl net.ipv4.tcp_syn_retries=2把这个参数修改为2测试一下 接着我们来验证一下,我们去ssh一台不存在的主机,因为ssh也是基于tcp 通过wireshark抓包可以看到,果然重传了2个数据包 net.ipv4.tcp_window_scaling启用或关闭窗口扩大因子选项
前两个参数会影响直接控制TCP窗口大小的应用的最大TCP窗口大小,方法是将应用的请求限制为不超过这些值。 后两个参数会影响linux自动调整运行的应用的TCP窗口大小。 另外一个就是TCP Window Scaling 窗口缩放因子 net.ipv4.tcp.window_scaling#设置为1表示启用,需要建立tcp连接的双方都开启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