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u_preempt_qs() 我们再进一步跟踪这几个函数,就可以对不同flavor检测QS的过程进行梳理。 定时检查 在sched_timer的中断中会调用rcu_check_callbacks()函数,如果发生中断的时刻cpu正在运行用户态代码或者是从内核中的idleloop,则认为此CPU不在读临界区,sched和bh类型的RCU都上报QS状态。 如果发生中断的时刻不在soft...
那为什么还要把他写出来了,只是因为这个错误遇到了,而且浪费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 故事留给自己看,解决办法就是,重新升级一下Linux系统内核。 这个问题出现在Reboot之后,不能进入不了系统,平均发生几率是40次左右出现一次。 之后重新升级完内核后没有出现。至于内核改了什么我也不知道。 Linux 系统报错如下: 故事: ...
rcu_read_lock()和rcu_read_unlock()是必须要有的,它们定义了 RCU 读端临界区(RCU read-side critical sections)范围,事实上,它们只是禁止和重启内核抢占,在没有配置CONFIG_PREEMPT的内核里甚至什么都不做 资料免费领取直通车; 【文章福利】小编推荐自己的Linux内核技术交流群:【1143996416】整理了一些个人觉得比较...
那为什么还要把他写出来了,只是因为这个错误遇到了,而且浪费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 故事留给自己看,解决办法就是,重新升级一下Linux系统内核。 这个问题出现在Reboot之后,不能进入不了系统,平均发生几率是40次左右出现一次。 之后重新升级完内核后没有出现。至于内核改了什么我也不知道。 Linux 系统报错如下: 故事: ...
Offload RCU callback 从引导选择的CPU上卸载RCU回调处理,使用内核线程 “rcuox / N”代替,通过linux内核参数 rcu_nocbs=[cpu列表]指定的CPU列表设置。这对于HPC和实时工作负载很有用,这样可以减少卸载RCU的CPU上操作系统抖动。 "rcuox / N",N表示CPU编号,‘x’:'b'是RCU-bh的b,'p'是RCU-preempt,‘s’...
当内核配置了CONFIG_PREEMPT的时候,RCU仍然超过了读写锁一到三个数量级,如下图所示。请注意:读写锁在CPU数目很多时的陡峭曲线。 当然,上图中的临界区长度为0,这夸大了读写锁的性能劣势。随着临界区的加大,RCU的性能优势也不再显著。在下图中,有16个CPU,y轴代表读端原语的总开销,x轴代表临界区长度。
rcu_start_gp()函数更新rcu_state和rcu_data结构中的状态,以标识开始一个新的优雅周期,获取->onoff 锁 (并关中断) 以防止任何并发的CPU热插拨操作,在所有的rcu_node结构中设置位,以标识所有CPU (包括当前CPU) 必须经历一次静止状态,最后释放->onoff 锁。
struct rcu_state:用于描述RCU的全局状态,它负责组织树状层级结构,系统中支持不同类型的RCU状态:rcu_sched_state,rcu_bh_state,rcu_preempt_state; struct rcu_node:Tree RCU中的组织节点; struct rcu_data:用于描述处理器的RCU状态,每个CPU都维护一个数据,它归属于某一个struct rcu_node,struct rcu_data检测静止...
kernel: [ 48.534370] INFO: rcu_preempt self-detected stall on CPU kernel: [ 48.539705] 0-...: (1 ticks this GP) idle=26b/140000000000001/0 softirq=6846/6846 fqs=0 kernel: [ 48.547880] (t=2717 jiffies g=1149 c=1148 q=6) kernel: [ 48.552514] rcu_preempt kthread starved for 2717 ...
在PREEMPT_RT中,普通的自旋锁(spinlock_t and rwlock_t)是抢占式的,RCU读取侧临界区((rcu_read_lock() 和rcu_read_unlock())也是一样的。信号量临界区是可抢占的,他们已经存在于可抢占和非抢占内核中。这种可抢占性意思是可以阻止获取自旋锁,也就是在可抢占或中断禁用的情况下获取自旋锁是非法的(这个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