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开始分区 输入指令:fdisk /dev/sdbm可以查看帮助,n创建新分区,主分区+扩展分区总共不能超过4个,逻辑分区来自扩展分区并且从5开始 分得如图所示,sdb1为主分区,sdb2为扩展分区,sdb5由sdb2中分出,接着按p打印结果,按w保存 3、格式化分区 也称为创建文件系统,这里选择的格式为ext4 mkfs.ext4 /dev/sdb1 mkfs...
readonly:是否为只读 filename:分区对应的镜像名字 sparse:烧录的镜像是否是展开的 <二> 接下来创建一个ext4格式的temp.img镜像,并且希望这个文件在整包烧录的时候能够烧录到对应的rice分区中。 这里我们需要一个制作工具:make_ext4fs(我已经放在的github上:https://github.com/RiceChen/Embedded_Tools/tree/master/...
/dev/sdb /media/imgs ext4 defaults 1 2 即可挂载硬盘。 Linux分区命令如下: 1、挂载好新硬盘后输入fdisk -l命令看当前磁盘信息。 2、可以看到除了当前的第一块硬盘外还有一块sdb的第二块硬盘,然后用fdisk /dev/sdb 进行分区。 3、进入fdisk命令,输入H可以看到该命令的帮助,按N进行分区。 4、这里输入E即...
1. 找到eMMC并且创建文件系统 将使用lsblk命令查看磁盘存储设备和分区,eMMC分区的路径类似于 /dev/mmcblkXpY,其中X表示设备号,Y表示分区号。这里找到mmcblk2之后直接在上面个创建ext4分区。 lsblksudomkfs.ext4 /dev/mmcblk2 2. 持久化挂载 先创建需要挂载的文件夹,再在/etc/fstab中写入命令。 sudovi/etc/rc.l...
创建分区: 如果需要创建新的分区,可以使用fdisk命令进行分区操作。例如:sudo fdisk /dev/emmc,然后按照提示操作。 创建分区后,需要使用mkfs命令格式化分区。例如:sudo mkfs.ext4 /dev/emmcX1(假设分区为/dev/emmcX1)。 挂载分区: 创建分区并格式化后,需要将分区挂载到Linux系统中。首先,创建一个挂载点:sudo mkdi...
1.ext4 磁盘布局 先说一下使用的emmc配置:大小:30253514752bytes,28G,块大小4096。以下布局皆以此为...
首先,使用fdisk或parted等工具查看当前的分区情况,确定eMMC设备的分区结构。 使用lvextend命令扩展逻辑卷的大小。例如,如果您的逻辑卷名称是lv_root,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扩展其大小: sudo lvextend -l +100%FREE /dev/mapper/lv_root 复制代码 其中,-l选项用于指定要添加的逻辑块数量。 使用resize2fs命令来调整ext4文件系...
当U-Boot 编程到 eMMC boot0分区时、Linux 内核、器件树和根文件系统需要写入 eMMC 用户分区。 首先、需要在用户分区中创建 ext4分区。 这可以通过fdisk以下命令来实现: # fdisk /dev/mmcblk0 对于此交互式命令,请使用以下选项删除现有分区并创建新分区: ...
然后添加以下行(根据你的实际设备名称和挂载点进行修改): plaintext /dev/mmcblk0p1 /mnt/emmc ext4 defaults 0 2 保存并关闭文件后,下次系统启动时就会自动挂载eMMC分区了。 按照这些步骤操作,你应该能够成功地在Linux系统中挂载eMMC分区。如果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