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mp_stack传入的值为0x10。 这两个参数分别赋值给r0, r1寄存器传给c_backtrace()函数。 c_backtrace函数定义如下(arch/arm/lib/backtrace.S): 1@ 定义几个局部变量2#defineframe r43#definesv_fp r54#definesv_pc r65#definemask r76#defineoffset r878@ 当前处于dump_backtrace函数的栈中9ENTRY(c_backtrac...
在Linux内核中,dump stack是一个用来记录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错误信息的数据结构。当系统发生严重错误导致崩溃或异常时,dump stack会记录下当前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CPU寄存器的值,内存中的数据内容,堆栈跟踪信息等。这些信息对于开发人员分析问题和调试非常有帮助。 通过dump stack,开发人员可以快速定位系统崩溃或异常的原因...
2.1 WARN_ON函数 我们把上面的实验aaa函数中dump_stack改成WARN_ON(1)函数。可以看到WARN_ON(1)就是调用了dump_stack,多了绿色打印部分而已: 注意只有当condition=1时才会真正调用__warn: 2.2 BUG_ON函数 BUG_ON这句,一旦执行就会抛出oops,导致栈的回溯和错误信息的打印,大部分体系结构把BUG()和BUG_ON()定...
下方进入while循环,先执行unwind_frame(&frame) 找出崩溃过程的每个函数中的汇编指令地址,存入frame.pc(第一次while循环是直接where = frame.pc赋值,这就是当前崩溃函数的崩溃指令地址),下次循环存入where变量,再传入dump_backtrace_entry函数,在该函数中打印诸如[<c016c873>] chrdev_open+0x12/0x4B1 的字符串。
调用dump_stack()就会打印当前cpu的堆栈的调用函数了。 如此,一目了然的就能看到当前上下文环境,调用关系了 假设: 遇到uvc_probe_video这么一个函数,不知道它最终是被谁调用到的,根据linux设备模型,初步推测,probe应该是设备适配驱动时总线轮训到的。 也只能是猜测,也根本无法猜测是否是中断上下文环境。
调用dump_stack()就会打印当前cpu的堆栈的调用函数了。 如此,一目了然的就能看到当前上下文环境,调用关系了 假设: 遇到uvc_probe_video这么一个函数,不知道它最终是被谁调用到的,根据linux设备模型,初步推测,probe应该是设备适配驱动时总线轮训到的。 也只能是猜测,也根本无法猜测是否是中断上下文环境。
linux dump命令用法详解 Linux下的dump文件一般称为core文件 ,可以用来记录程序崩溃前的线程callstack信息,内存信息等,可以作为排错的一种辅助手段。生存的core大小可以限制,保存的内容也可以灵活的选择,因此在MID上也可以使用。 由于linux的开发性,类似的调试技术比windows上的更为强大,灵活。
dump_stack函数 简介 当内核出现比较严重的错误时,例如发生Oops错误或者内核认为系统运行状态异常,内核就会打印出当前进程的栈回溯信息,其中包含当前执行代码的位置以及相邻的指令、产生错误的原因、关键寄存器的值以及函数调用关系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调试内核错误非常有用。
725685]dump_stack+0x10/0x12[80608.725687]dump_header+0x4f/0x200[80608.725912]oom_kill_process...
cs:line 13[createdump] Gathering state for process 40422 dotnet[createdump] Crashing thread 9de6 signal 6 (0006)[createdump] Writing full dump to file /data2/coredump.dmp[createdump] Written 119734272 bytes (29232 pages) to core file[createdump] Target process is alive[createdump] Du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