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值为60秒。将其设置为更小的值(例如30秒或更短)可以减少timewait时间。 sysctl -w net.ipv4.tcp_fin_timeout=30 复制代码 net.ipv4.tcp_tw_reuse:允许将TIME_WAIT套接字重新用于新连接。默认值为0,将其设置为1可以启用此功能。 sysctl -w net.ipv4.tcp_tw_reuse=1 复制代码 net.ipv4.tcp_tw_recy...
# netstat -ant|grep -i time_wait |wc -l 可能会超过三四万。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修改 linux kernel 的 tcp time wait的时间,有个 sysctl 参数貌似可以使用,它是 /proc/sys/net/ipv4/tcp_fin_timeout,缺省值是 60,也就是60秒,很多网上的资料都说将这个数值设置低一些就可以减少netstat 里面的TIME_WAIT状...
net.ipv4.tcp_tw_reuse=1 减少处于FIN-WAIT-2连接状态的时间,使系统可以处理更多的连接。 net.ipv4.tcp_fin_timeout=30 减少TCP KeepAlive连接侦测的时间,使系统可以处理更多的连接。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1800 增加TCP SYN队列长度,使系统可以处理更多的并发连接。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819...
允许将TIME-WAIT sockets重新用于新的TCP连接,默认为0,表示关闭;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表示开启TCP连接中TIME-WAIT sockets的快速回收,默认为0,表示关闭。 net.ipv4.tcp_fin_timeout = 30 表示如果套接字由本端要求关闭,这个参数决定了它保持在FIN-WAIT-2状态的时间。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在Linux系统中,time_wait状态是TCP连接关闭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状态,当一个主动关闭的TCP连接(调用close函数)或者被动关闭的TCP连接(对方主机关闭连接)结束时,本地端会进入time_wait状态,这个状态通常持续2MSL(最大报文生存时间,即IP数据包在网络中允许存在的最大时间),以确保网络…… 未希 2024-05-10 00160 技术...
最近和同事有关TIME_WAIT连接状态的减少的话题讨论,基本上都是说调整内核参数,reuse,recycle,和timestamp来减少TIME_WAIT状态,但是这些参数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NAT网络”的客户端来访问服务器时,包会被RESET(症状就是”连接不上“)。此时,在网上搜索关键字“linux TIME_WAIT过多”,基本上有汉字的地方都是调...
主动关闭的一方在发送最后一个 ack 后就会进入 TIME_WAIT 状态 停留2MSL(max segment lifetime)时间,这个是TCP/IP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解决”不了的。 也就是TCP/IP设计者本来是这么设计的。 主要有两个原因 1。防止上一次连接中的包,迷路后重新出现,影响新连接(经过2MSL,上一次连接中所有的重复包都会消失)...
允许将TIME-WAIT sockets重新用于新的TCP连接,默认为0,表示关闭;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表示开启TCP连接中TIME-WAIT sockets的快速回收,默认为0,表示关闭。 net.ipv4.tcp_fin_timeout = 30表示如果套接字由本端要求关闭,这个参数决定了它保持在FIN-WAIT-2状态的时间。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主动关闭的一方在发送最后一个 ack 后就会进入 time_wait 状态 停留2msl(max segment lifetime)时间,这个是tcp/ip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解决”不了的。 也就是tcp/ip设计者本来是这么设计的。 主要有两个原因 1。防止上一次连接中的包,迷路后重新出现,影响新连接(经过2msl,上一次连接中所有的重复包都会消失)...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表示开启TCP连接中TIME-WAIT sockets的快速回收,默认为0,表示关闭。 net.ipv4.tcp_fin_timeout = 30 表示如果套接字由本端要求关闭,这个参数决定了它保持在FIN-WAIT-2状态的时间。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1200 表示当keepalive起用的时候,TCP发送keepalive消息的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