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 Energy表示,公司已成功制造出全尺寸10 Ah半固态电池,这款电池在首次放电时的能量密度为498 Wh/kg,经过形成循环后仍能达到456 Wh/kg,并在持续测试中展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这款电池使用了公司第三代半固态锂硫电池化学材料技术,最早在2023年4月发布。该技术相比传统锂离子电池具备两倍以上的重量能量密度和更...
电池的能量密度接近500Wh/kg,其重要的是实际意义就是能够使得当下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增加近一倍。以当前在售电动车型中续航里程最长的2019款特斯拉Model S长续航版车型为例。该车的工信部纯电续航里程高达660km,据网络公开数据显示,其采用的电池为松下2011年改进的3.1Ah,型号为18650的电池,且该电池的平均能量密度...
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相比,这种性能几乎是重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的两倍。实际上,这意味着Li-S Energ...
尽管已经研发出了一些方法来克服这些问题,但是锂硫(Li-S)电池的可达到的能量密度仍然很低,主要原因是在硫正极中过高的电解质/硫(E/S)比率,这一观点对硫正极能量密度的分析提供了新见解,并且发现硫正极的“平均质量密度”是一个很有用的参数,本...
锂硫(Li-S)电池因高理论比容量、能量密度以及低成本等优势而备受关注。但充放电过程中间产物多硫化锂的溶解引起穿梭效应,严重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转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大快讯# 中国科大钱逸泰院士团...
锂硫电池(Li-S)相对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500 Wh/kg),有望成为未来储能应用(包括大规模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和移动电子设备等)最有前景的候选体系之一。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多种策略来尝试实现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如开发新型正极复合材料、中间层或隔膜装饰、多功能粘结剂和电解液添加剂等。其中,针...
尽管在锂-硫(Li-S)纽扣电池层面,各种优异的电催化剂/吸附剂作为硫正极材料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由于在低电解质/硫(E/S)和负/正(N/P)比的条件下,厚硫正极的锂离子传输效率低下,加剧了穿梭效应和缓慢的氧化还原动力学,实用Li-S 软包电池的高能量密度(WG)仍然受到限制。在此,中国地质大学杨华明,中南...
锂硫(Li-S) 电池 作为高能量密度的储能装置具有巨大的潜力。电 催化剂 被广泛用于加速阴极硫氧化还原动力学。电催化剂、溶剂和锂盐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决定了工作锂硫电池的实际性能。在此,双(三氟甲磺酰基)亚胺锂(LiTFSI)是一种常用的锂盐,被认为会加剧MoS 2电催化剂的表面 凝胶化 。详细地,LiTFSI 中的三...
锂硫(Li-S)电池作为后锂离子电池(post-LIBs)的一部分,有望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然而,如今的Li-S电池的功率密度要比LIBs差得多,这将Li-S电池限制在极少数需要低功率和长工作时间的特定应用中。随着近年来单体电池(正极、负极或电解液)的快速发展,人们期望通过一种集成的方法能够在不影响Li-S全电池能量密度的情...
厦门大学最新Nature | 得益于高能量密度(2,600 WhKg−1 )和低成本,锂硫(Li-S)电池被认为是先进储能系统的有前途的候选者。尽管在抑制多硫化物锂长期存在的穿梭效应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对纳米级多硫化物锂界面反应的理解仍然难以捉摸。这主要是因为原位表征工具在高时空分辨率下追踪不稳定锂多硫化物的液固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