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S研究证明了VC + PS + TMSBTA所形成的SEI的具有长期稳定性。VC + PS + TMSBTA衍生的SEI显示出较弱的P─F和F─P─O峰强。这表明TMSBTA有助于稳定PF5,从而维持最初形成的SEI,并防止在循环过程中PF5在阳极进一步分解。此外,VC + PS + TMSB...
最为常见的有上述的SEM,TEM,XRD,CV和循环测试等。另外还有拉曼光谱(Raman),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电镜附件部分的能谱分析(EDS),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判断材料粒度及孔隙率的BET比表面积测试法。甚至有些时候还能用到中子衍射和吸收谱(XAFS)等表征手段。
为了探究LFP提升NCA材料循环性能的机理,作者采用XPS对两种材料的表面进行了分析,从F 1s图中能够看到F元素主要有两个峰685.6eV和687.7eV,对应的为LiF和P-F/P-O-F,这两者都是电解液的分解产物,从下图a-c(NCA)和d-f(NCA-LFP)能够看到,随着充电电压的提高材料表面的LiF的含量不断上升,但是相对而言NCA-LFP材料...
(d, e)充/放电过程中循环RSLFP@NC和LFP的原位EIS。(f)循环RSLFP@NC和LFP的f 1s和P 2p的XPS谱。(g, h)循环RSLFP@NC和LFP在不同扫描速率下CV曲线的等高线图。 为了确定循环RSLFP@NC稳定界面形成的原因,对界面组成进行了XPS分析。在F 1s光谱(图5f)中,正极-电解质间相(CEI)层中有少量LiF/FeFx (685 ...
XPS分析结果也表明梯度结构的LFP电极的表面的电解液分解产物要明显的比均匀结构LFP电极少,这都表明表明梯度结构设计的LFP电极能够使得LFP电极内的极化更加均匀,减少电极的界面副反应,从而有利于提升LFP电极的倍率和循环性能。 Chuan Cheng等人提出的梯度结构LFP电极设计能够有效的使LFP电极在大倍率充放电时在电极厚度方向...
为了分析LFP材料表面的化学结构特点,作者采用XPS工具对其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其表面的Fe2+与Fe3+为50:50,这表明虽然LFP颗粒表面有一层碳层作为保护,LFP材料表层中的Fe2+仍然发生了部分氧化。作者采用基于同步辐射的sXAS对样品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图为Fe的L吸收边图谱,Fe的L吸收边的特征...
LFP颗粒表面附近的晶体区域的(200)晶面的晶面间距增加,可以很直接的体现补锂过程。图2(m)、(n)则可以很直接的说明修复之后,LFP表面的碳包覆更加的均匀。图2 (o)、(p)是不同刻蚀深度下的XPS图谱,说明了利用Li2DHBN对废旧LFP颗粒不同深度的受损结构均能进行有效的修复。
Post-mortem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electrodes us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changes using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SEM-EDX)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The results show that ...
特别好,就业前景一片光明。一辈子不愁!记得给金币啊!
图1。(a) 通过简易真空过滤制备的Ag NWs/CC的示意图。(b) XRD图谱,(c)CC和Ag-NWs/CC的拉曼光谱。(d)原始CC和(e)Ag NWs/CC的SEM图像。(f) XPS测量和(g)CC和Ag-NWs/CC的Ag 3d光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a) 镀锂过程中Ag NWs/CC基片上的亲锂示意图。(b) 在CC和Ag NWs/CC上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