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5月18日荣获上海之春比赛第一名 1963年在上海之春比赛场上 1963年5月17日 于上海音乐厅、5月18日于解放剧场举办之“第四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二胡独奏获奖者音乐会”专场,演出《春诗》、《空山鸟语》,扬琴伴奏:洪圣茂;5月19日出席“综合音乐会”专场,演出《空山鸟语》,扬琴伴奏:项祖华。 1965年5...
音樂的形象是萬萬不可以被忽視的;探求音樂內在的氣韻,即所謂氣度和神韻是萬萬不可被忽視的;要把技巧融會在音樂表現中,包括對環境,作品的精神氣質,內在情感的領悟、刻畫,在聯想升華到感情、轉化到手上,然後再運用熟練的技術技巧,使樂器發出充滿活力的音符。當然作為藝術,技巧,是要靠細心鑽研,刻苦練習才能掌握的。當你...
錄音紀錄: 1963年於中國上海第一次錄音,獨奏 1981年於中國上海第二次錄音,獨奏 1996年於中國上海第三次錄音,獨奏 樂海琴韻-病中吟(節錄) 影片網址: http://youtu.be/DuC7o3rBwxU 《聽松》 華彥鈞作曲 (1950年由楊蔭瀏、曹安和錄音、記譜,儲師竹訂指法) 華彥鈞 儲師竹 樂曲解說: 本曲是華彥鈞(瞎子阿炳)傳...
北方音樂,2011年第5期[006]金偉:二胡演奏藝術的最高境界-聽閔惠芬的《新婚別》;琴思弦韻-2010年全國高等音樂藝術院校二胡教學創作論壇,2010.11.[007]陳春圓:閔惠芬《江河水》的悲劇美;琴思弦韻-2010年全國高等音樂藝術院校二胡教學創作論壇,2010.11.[008]劉詩昆:賀《閔惠芬二胡藝術研究文集》(二)出版;閔惠芬二胡...
於中國北京錄製京劇唱腔移植二胡曲《珠簾寨》、《逍遙津》、《臥龍弔孝》等八首,其中《珠簾寨》(李慕良伴奏),收錄於“閔惠芬二胡金曲珍藏版”專輯,江蘇音像公司1996年發行。1975年10月 由中國北京電影製片廠錄製中國藝術團電影舞台藝術片《百花爭豔》,獨奏《江河水》、《賽馬》,丁國舜揚琴伴奏,此為《賽馬》首次以1...
舉行閔惠芬二胡藝術集成系列叢書首發式,包括《閔惠芬二胡演奏曲集(簡譜版)》、《閔惠芬二胡演奏曲集(五線譜版)》、《閔惠芬二胡藝術集成(第三卷)》和《閔惠芬二胡藝術》。首發式後,王甫建和瞿春泉兩位滬、台名棒共同指揮上海民族樂團90人陣容獻演“一江春水-二胡大師閔惠芬上海之春獲獎50週年祝賀音樂會”,於上海音樂廳...
閔惠芬17歲成名,步入而立之年後,已是蜚聲海內外的大師級演奏家了。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聽了他演奏的<江河水>曾伏案慟哭,說她拉出了人間悲切,聽起來使人痛徹肺腑。她去法國演出,法國的報刊評論她”連休止符充滿了音樂”。在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同行們讚她是”20世紀最傑出的弦樂家之一”。 “什麼是天才?
1963年中国上海之春比赛可能实况录音,洪圣茂扬琴伴奏 1963年于中国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录音 1981年于中国上海第二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1980年上叶于中国上海第三次录音,独奏 1988年10月于中国上海第四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五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
自1975年起,她开始了“二胡演奏声腔化”的探索,着力开拓传统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古典音乐等民族音乐中各类声腔艺术的特点在二胡演奏中的运用,从而开创了二胡演奏艺术新的理念,达到了感情气势与风格神韵完美统一的境界。她先后访问过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几十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所到之处均获高度评价。1973年美国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