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Lakoff(1987)运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解释语言各个领域的语义和句法现象,对第一种方式做出了重大贡献。尽管如此,从他和Mark Johnson所称的当代隐喻理论或概念隐喻理论(CMT)的影响、发展和传播反应来看,Lakoff对第二种方法的贡献更加卓著。Lakoff...
模型是指某个事体的定型样式。认知模型(cognitivemodel)就是 人们在认识事体、理解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定型的心智结 构,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模式,由概念及其间的相对固定的联系构 成。lakoff 于1982 年和1987 年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认知模型(cognitivemodel)就是人们在认识事体、理解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定型的心智结构 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模式 由概念及其间的相对固定的联系构成。 lakoff 于 1982 年和 1987 年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以此来说明人类范畴化问题 解释语义范畴和概念结构。所谓 icm 是指特定的文化背...
础”(Lakoff1987:xi),不仅涉及我们的生理结构和经验,而且也 涉及我们作为社会人的各种经验(Lakoft1987:267)。隐喻的经 验基础是经验主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理解隐喻依靠的是 经验;隐喻之所以能作为认知工具,正是因为其经验基础(Lakoff &Johnson1980:20)。
Lakoff和Johnson(1987)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文学艺术论文,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论文开题报告。他们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1980)。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
Construction grammars (Lakoff,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Langacker, Found... Holme,Randal - IRAL -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被引量: 21发表: 2010年 Religion, Ire, and Dangerou...
Lak毋于1982年和1987年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帮itive Mf,fIel),以此来说明人类范畴化问题,解释语义范畴和概念结构。所谓ICM,是指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这是建立在许多CM之上的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形结构,是一种具有格式塔性质的复杂...
在语法层面上任意 性是最弱的”(胡壮麟,1987。如果语言全是任意性的,无 任何规则、理论可依,那么所有语言现象 4、都需逐一习得,语 言学习将会异常困难。为了使语言学习变得容易,人们寻 求语言理据性的一面对语言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语言的 理据性在莱考夫的隐喻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莱考夫 的隐喻理论将语言...
年份: 1987 收藏 引用 批量引用 报错 分享 求助全文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请先登入相似文献Metaphor and War: The Metaphor System Used to Justify War in the Gulf G Lakoff - 《Cognitive Semiotics》 被引量: 353发表: 2009年 What the body knows: Exploring the ...
不同的学术派别美国加州大学圣地哑哥分校的langacker教授于70年代初开始着手创建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最初被称作空间语法后更名为认知语法并于1987年和1991年分别出版了认知语法基础第一二卷奠定了认知语法的理论基础与fauconnier形成了以他们为首的圣地亚哥学派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与Lakoff的认知语义学之比较 一、两种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