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甘草为豆科植物苦豆子的根。夏、秋采挖,切片,晒干。别名苦豆根(《内蒙古中草药》)。性味苦,寒。清热解毒。治痢疾,湿疹,牙痛,咳嗽。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出处】出自《新疆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Kǔ Hāo 【英文名】all-grass of Creeping Acroptilon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顶羽菊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roptilon repens (L.) D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顶羽菊 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茎直立,多分枝,有纵棱...
( kuyao ) 别名:独圣散,枯痔散 枯药《魏氏家藏方》 主治:枯痔。主痔疮。 处方:好白矾4两,生砒2钱半,朱砂1钱(生研,令10分细)。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将生砒安在建盏中,次用白矾末盖之,用火煅令烟绝,其砒尽随烟去,只是借砒气于白矾中,将枯矾取出,研为细末,须是研令十分细。
苦茄的功效与作用 驱风除湿,清热解毒。 主治 风湿疼痛,破伤风,痈肿,恶疮,疥疮,外伤出血。 成分 未成熟果实含多种甾体生物碱,有α-、β-、γ1-、γ2-和δ-苦茄碱、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蜀羊泉碱、番茄烯胺、澳洲茄胺等。其中主要是番茄烯胺或蜀羊泉碱,开始成熟时则以澳洲茄胺为主。这些生物碱的总量随着果...
【来源】为水鳖科植物苦草的全草。 【原形态】沉水、无茎草本,有匍枝。叶线形,绿色,薄而透明;长短因水的深浅而定,长的达2米,短的不及15厘米,宽约8毫米,先端钝或短尖,有小齿。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极多数,佛焰苞卵形,长约6毫米,生于短柄上,3齿裂,花极小,约与佛焰苞等长,萼片3,无花瓣,雄蕊1~3;...
发明苦草香窜,入足厥阴肝经,理气中之血。产后煎服,能逐恶露。但味苦伐胃,气窜伤脑,膏梁柔脆者,服之减食作泻,过服则晚年多患头风。昔人畏多产育,以苗子三钱,经行后曲淋酒服,则不受妊,伤血之性可知。煎汤主妇人白带。又治嗜食干茶,面黄无力,为末,和炒芝麻,不时嚼之。
夏枯草清热祛暑的功效,民间又用它来泡茶,作清凉祛暑剂。现在市售的很多凉茶都添加有夏枯草,就是利用了其清热的功能,达到祛除湿热、防暑降温的功效。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2、降血压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夏枯草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提取物具有降压活性及抗心律失常作用中医治疗高血压时常在处方中加夏枯草以加强降压作用。
夏枯草棕色枯草野草枯草枯草堆枯草草地杂草枯草枯草花沙漠枯草干枯草 优质药材夏枯草素材 PNG 野草图片素材 PNG 户外野餐风景摄影banner JPG 冬季连绵不断的长城 JPG 牛郎睡觉 PNG 草丛 PNG 秋日浪漫自然风景背景 JPG 万圣节枯草装饰元素 PNG 淘宝小清新红枫叶浪漫海报背景 PSDJPG 黄色枯草成熟草地厚重 PNG 倒出的夏枯草...
1.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三才桠苦2000g,野菊花、金银花各1500g,加水50kg,煎至30kg,供100人口服,每日1次,连用3-5天。 2.治感冒高热,流行性感冒:三桠苦根或茎、鸭脚木根或茎各500g,加水煎服3000ml,过滤,浓缩至1000ml。每服60ml,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