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日本的教授,名叫Kawase。1983年,Kawase教授是日本东京庆应义塾大学的一名住院总医师,他给教授开颅的时候跑偏了方向,看到了一个骨头挡住了他的入路,他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就把这块骨头磨掉了。磨掉以后就看到一层膜,把这层膜打开后吓了他一跳,暴露了颅底最粗的一个动脉——基底动脉。Kawase教授抱...
kawase入路 kawase入路,即通常所说的岩前入路,后内侧三角入路. 方法:抬起颞叶硬膜,于棘孔上缘灼烧切断脑膜中动脉,于弓状隆起延伸前缘找到岩浅大神经(gspn),自后向前分离至下颌神经后缘,于卵圆孔上缘水平切开硬膜表面骨膜层,分离硬膜与下颌神经束膜,由外向内剪开三叉神经后缘骨膜层,自此可彻底暴露kawase三角,宽敞...
岩骨前入路,即Kawase入路,是由INC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终身荣誉主席Takeshi Kawase教授所创,作为颅底外科极为重要的手术入路之一,Kawase入路是因经岩骨入路夹闭基底动脉低位动脉瘤而开创的。这个区域被下斜坡、脑干和颅神经包围,称为“no-man's land”,在Kawase教授提出Kawase入路以前,没...
kawase入路作为最具特色的经典颅底入路,一直是国内神经外科医生学习和讨论的热点. kawase教授开创性的磨除岩尖骨质,打通了中颅窝通向后颅窝的通道.极具创意的天才设计,照亮了脑干腹侧区域手术的无人区(light up the "no man'sland"on the stem--- kawase 1995 ) . kawase教授还多次到国内讲学,传授kawase入路及...
这是三叉神经的V3,这是岩骨尖端,我采用kawase入路已经将岩骨去除,从而可以够到后颅窝。所以我能够在一次手术中完全看到鞍旁和后颅窝的肿瘤。 这是手术后的片子,肿瘤没了,看着像完全切除了,但是并不是。 术后CT 3年后,这个脊索瘤又...
Kawase入路切除上斜坡区肿瘤 顾建文教授,解放军306医院 引言:斜坡或桥前有四种入路:枕下,中颅窝,经岩骨,经迷路。虽然经岩入路提供了广泛的视野,但是,中岩锥的磨除会导致听力的永久丧失。Trautman‘s 三角的切除(上为岩上窦,下为面神经管,后为乙状窦)的乙状窦前入路对下斜坡暴露好,但是由于弓状隆起的存在,...
岩骨前入路即Kawase入路,为inc教授Kawase所创,作为颅底外科极为重要的手术入路之一,Kawase入路是经岩骨入路夹闭基底动脉低位动脉瘤而开创的。这个区域被下斜坡、脑干和颅神经所包围,在这个所谓的“no-man's land”,外科手术很难到达。1944年,Dandy经枕下入路到达该区域,但由于对颅神经和脑干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张祎年主任医师带来的手术视频——Kawase入路切除中后颅窝沟通性胆脂瘤,欢迎阅读、分享! 术后72小时内复查MRI示肿瘤全切,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术后第九天出院。 扫描上方二维码观看手术视频 专家简介 张...
颞下岩前入路(KAWASE 入路)切除中颅窝岩尖胆脂瘤 患者,男性,十余年前因患中耳炎,在外院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右侧面瘫,右侧外耳道间断流水。在当地医院行头部CT 及核磁共振扫描,显示右侧岩骨包括内听道骨质破坏,有占位性病变。 头部核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显示右侧中颅窝底岩尖后部占位性病变,病变侵犯骨质,破坏内...
复杂的岩斜区肿瘤往往跨越中、后颅窝,挤压脑干,毗邻众多颅神经和颅底大血管。肿瘤侵犯、粘连、包裹这些颅神经、血管、脑干,是手术中最大的挑战。同时,由于岩斜区脑膜瘤位置深、暴露困难,处理起来就更加困难。 Kawase入路无疑是极重要的颅底外科手术入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