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K-12计算机..美国的教育机构(包括学校)教会了学生很多计算机知识,包括使用技术情境背后的原理,比如问题的解决、批判性思考,以及编程。之前,美国并没有明确的计算机科学的定义,更不用提K12了,建立K12框架也正是填补
贯穿K-12年级的三个维度其实是连贯的,它们对于实现框架中体现的科学和工程教育愿景至关重要:在学校的多年学习中,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和工程实践,并运用交叉概念以加深他们的理解每个领域的学科核心思想。 该框架是实现STEM教育改革的第一步,该过程应为美国各州一级的决策提供依据,并为改善全国范围内的科学教学和研究奠定...
《框架》的编写者认为计算机科学教育的连贯性、清晰性与整体性对保证计算思维教学至关重要。《框架》围绕一定的实践、跨学科概念或核心概念拟定2年级、5年级、8年级和12年级学段末的学习进展和成果要求,使学生拥有完整的学习进程,这种学习进程有利于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在各年级之间的顺利过渡。我国课程框架由国家统一制...
贯穿K-12年级的三个维度其实是连贯的,它们对于实现框架中体现的科学和工程教育愿景至关重要:在学校的多年学习中,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和工程实践,并运用交叉概念以加深他们的理解每个领域的学科核心思想。 该框架是实现STEM教育改革的第一步,该过程应为美国各州一级的决策提供依据,并为改善全国范围内的科学教学和研究奠定...
摘 要加拿大安大略省K-12学校有效性评估框架致力于促进学校教育的公平,提升所有学生的学业成就与幸福感。框架共分为“为了学习的评价,作为学习的评价,对学习的评价”“学校与课堂领导力”“学生参与”“课程、教学与学习”“生涯发展规划”和“家庭、学校与社区的...
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 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 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科学学习路径,从基础的科学知识到探索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在这个框架下,学生将逐渐培养出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 在K-5年级阶段,学生将接触到基础的...
新一代《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是美国教育部近年来推出的重要教育改革举措,旨在全面提升美国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该框架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核心,注重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强调跨学科的学习,以及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的整合。该框架强调科学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从幼儿园到12年级,每个阶段都有...
计算思维培养的课程设计框架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结果的中小学CT课程设计框架,为课程设计师提供了一套原则,在课程设计的时候可以有所侧重,并进行重点组织。本研究中,课程设计要以目标为出发点,即从学习者最终能收获的结果出发。在本研究中,编程课程的目标是在学习CT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CT技能和视角,这构成了...
该框架试图绘制K-12 STEM教育特征之间的联系,概念化规划和教学STEM课程的不同方法。它承认STEM素养的共同目标,但也承认不同的切入点、学科知识倾向和教学方法可以在解释STEM的课程中共存。核心是技能和性格,被确定为STEM教育的预期结果。这些与STEM素养的四大支柱——知识、参与、努力和意识有关,定义了学生的技能、性...
美国《k-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通用概念及核心概念》述评 21世纪竞争的重要焦点之一是科技,其中最激烈的是人才竞争。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小学科学教育如何能高效地孕育出具有竞争力的普通公民及科技人才,已成为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科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少而精(Lessismore)”的科学课程理念对解决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