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内存碎片:CMS 标记清除算法产生大量的空间碎片,导致老年还有足够空间时,无法找到足够大的连续空间分配对象,从而触发Full GC ; G1 通过通过独立区域避免了传统标记清除算法的碎片问题 4、内存上、CMS 将堆分为连续的新生代和连续的老年代,G1 分为2048个区域; 5、cms 大对象分配到老年代,young gc 无法回收,等...
CMS和G1都是为了降低延迟时间的垃圾回收器,也就是降低STOP THE WORLD (STW)的时间。 和吞吐量优先的Parallel算法的区别是,Parallel并没有让用户线程和垃圾回收的线程同步执行的阶段 CMS和G1的前三个阶段, 初始标记,并发标记,以及最终标记,都是在标记需要清理的对象,而没有进行实际的操作,直到最后一个阶段才会进行...
G1 收集器经常被拿来和 CMS 收集器比较,从长远来看,G1 收集器肯定是会取代 CMS 收集器的 除了更先进的设计理念,单从传统的算法理论来看,G1 从整体来看是基于标记 - 整理算法实现,而从局部来看(两个 Region 之间)又是基于标记 - 复制算法实现,这意味着 G1 不会产生内存碎片。但 G1 并非全方面碾压 CMS,G...
CMS G1 G1垃圾收集分类 ZGC ZGC出现背景 ZGC介绍 ZGC中的内存布局 ZGC的核心概念 ZGC流程 java相对于C/C++等语言的一大优势就是拥有着自动垃圾回收的机制,垃圾回收的机制就是Garbage Collection,对应的产品我们称为Garbage Collector。我们常见的垃圾收集器大概有: 串行回收器:Serial、Serial Old 并行回收器:ParNew...
G1是一款面向服务端应用的垃圾收集器,主要针对配备多核CPU以及大容量内存的机器,兼顾了低GC停顿时间和高吞吐量 在JDK1.7 正式启用,是 JDK 9以后的默认垃圾收集器,取代了 CMS 以及 Parallel+Parallel Old 的组合,被 Oracle 官方称为“全功能的垃圾收集器” ...
JVM 中提供的年轻代回收算法 Serial、ParNew、Parallel Scavenge 都是复制算法,而 CMS、G1、ZGC 都属于标记清除算法。 6. CMS 算法 基于分代回收理论,详细介绍几个典型的垃圾回收算法,先来看 CMS 回收算法。CMS 在 JDK1.7 之前可以说是最主流的垃圾回收算法。CMS 使用标记清除算法,优点是并发收集,停顿小。CMS ...
CMS收集器 全称是(Concurrent Mark Sweep)收集器 ,所以是基于标记清理. 最短回收停顿时间为目标的收集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那么需要尽可能的缩短停顿时间, 总共是两个阶段,标记阶段和清理阶段. 缩短标记阶段的停顿时间. 初始标记(CMS initial mark):独占CPU,stop-the-world, 仅标记GCroots能直接关联的对象,速度比...
停顿时间和吞吐量便是一切垃圾级收集器的评价准则。G1有着更可控的pause time 和 更大的throughput,所以g1在java9 便是默认的垃圾收集器,是cms 的替代者。 所谓的pause time,就是只每次停顿的的时间长度,在jvm运行时候,有可能发生停顿的是,minor gc是Stop the word,还有cms 老年代的过程中,init mark 和 rem...
同时G1 使用了Remembered Set来避免全堆扫描,G1中每个Region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RememberedSet ,在各个 Region 上记录自家的对象被外面对象引用的情况。当进行内存回收时,在GC根节点的枚举范围中加入RememberedSet 即可保证不对全堆扫描也不会有遗漏。 以上就是CMS和G1的对比过程,如果面试中能回答出这些内容应该就能...
在JVM的众多垃圾回收器中,CMS(Concurrent Mark Sweep)和G1(Garbage-First)是两种广泛使用的垃圾回收器。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垃圾回收器的代码实现,并提供一些实用的优化建议。CMS垃圾回收器CMS垃圾回收器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低延迟的垃圾回收环境,适用于多核处理器系统。它在算法上采用了标记清除(Mark-Sweep)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