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底,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下简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A(常规起降CTOL)成功完成首飞,标志着JSF项目转入实质性试飞阶段;2008年6月3月11日,F-35B(短距起飞垂直起降型STOVL)成功首飞,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款既能垂直起降又能超音速飞行的隐形战斗机研制成功。当人们把目光转向辉煌的AA-1和BF-1F-35试验...
JSF项目办公室表示轻量化F-35头盔成功完成首次测试,F-35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所有三项弹射救生系统改进。 3月31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新墨西哥州霍洛曼空军基地对结合了三项改进的F-35弹射系统进行了首次测试...
F-35的低量初期量产型将先后分为三个阶段:最早出现F-35 Block1只配备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飞弹(AMRAAM)和GBU-31联合直攻炸弹(JDAM,是一种由GPS导引的精确炸弹),而预计在2009年推出的F-35 Block2将具有更多的功能;至于最终的F-35 Block3则预计在2010年下半出现,将满足作战需求文件订下的所有功能。2010年...
F-35从计划开始到服役是很快的,从JSF计划开始到F-35A AA1(第一架F-35型号为F-35A 编号为AA1)的出现总共只花费了11年,相比F-22的ATF计划所花费的时间来看的话这无疑是很短的。(ATF计划于1981年首架F-22EMD出现于1997年) 那么JSF计划是怎样开展的呢?为什么一个计划内糅合了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三军种的...
The stealthy, supersonic multirole fighter was designated the F-35 Lightning II in July 2006. The JSF is being built in three variants: a conventional take-off and landing aircraft (CTOL) for the US Air Force; a carrier variant (CV) for the US Navy; and a short take-off and vertical...
The F-35A aircraft’s first flight was conducted in December 2006. F-35 Lightning II joint strike fighter (JSF) is a stealthy, supersonic multirole fighter developed by Lockheed Martin Aeronautics Company for the US Air Force, Navy and Marine Corps and programme partners from the North Atlanti...
从整个构型演变历史来看,鸭翼一直演变至191构型,但从200构型开始,转变为常规布局方案。这里推荐一篇总结得非常到位的文章《F-35上的鸭翼去哪儿了?》,其中详细阐述了F-35放弃鸭翼布局的几个关键原因: 1. F-35需同时符合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美国空军的需求,实现垂直起飞功能,因此率先采用了升力风扇技术。然而,新技术总是...
F-35 JSF被命名为“闪电Ⅱ”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JSF项目,即联合 Strike Fighter(联合攻击战斗机)计划,最终孕育出了一系列先进的战斗机型号,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F-35战斗机。这款战斗机因其卓越的性能和多功能性,分为多种机型以满足不同环境和任务需求。首先,F-35A是标准的起降(Conventional Takeoff and Landing,简称CTOL)机型,专为陆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