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经文: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体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们前面讲到核心五愿,这个阿弥陀佛是光明无量愿,这个愿就进一步的讲到弥陀的光明,对我们众生所产生的一种力量。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这个光明所加被的根机,先看这个机,在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这么多...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我依止这六波罗蜜的资粮,我不求人天福报、不求二乘的偏空涅盘,我只求成就佛道,来实践这六度的愿望。 这一段经文是说明法藏比丘他要成就法身,摄法身愿,就是一种正报的法身。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轮回相续的? 其实众生跟世界会相续,主要的是因为有业力的相续,才有这个所谓的果报的相续。业果相续,这个业指的是我们善恶的业力,果报指的是我们前面说的世界、众生这依正二报。也就是说,世界跟众生固然是由一念的妄动而生起,但是它要相续,必须要靠业力的支持。第六意识要有种种的造业才...
这个人天乘,当然你可能经过三年、五年的时间,你必须要扫除你生命中的地雷,重大的地雷。那慢慢的你应该还可以,再提升到第二个阶段,就是你要处理你的颠倒妄想,妄想的问题。业力这一块还比较好处理,因为它是一个动态的修学,那你处理妄想,你的问题就更复杂。因为妄想的行相比较微细,而且我们平常是习惯跟妄想打成...
那么这个四智菩提,虽然我们是有本具的这种生起的这种无漏种子,但是因为被所知障所障碍了,所以菩萨修这个无分别智,还有菩提心的关系,把这个所知障给破坏了,把这个菩提的种子生起了,叫名得“菩提”。那么生起以后辗转相续,尽未来际,不失不亡,叫“四智相应心品。” ...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七卷净界法师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八卷净界法师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九卷净界法师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十卷净界法师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十一卷净界法师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十二卷净界法师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十三卷净界法师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十四卷净界法师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十五卷...
净界法师入门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导读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放掌。我们从今天起跟大家学习「净土学」的最后一个课程,就是《楞严经》的〈念佛圆通章〉。在讲这个课程之前,我们也是按照惯例,简单的说明这个课程主要的修学宗旨。 (净界...
我们这次戒文的题目叫做「《瑜伽菩萨戒本》」,「瑜伽」是一个譬喻,「菩萨戒」是一个法、是一个法门,法喻双举,故名「瑜伽菩萨戒」。我们先解释「菩萨戒」。「菩萨」是印度话,本来的意思叫做「菩提萨埵」,有四个音;中国人喜欢简单,把它省略简称为「菩萨」。「菩提萨埵」翻成中文的意思叫觉有情,觉悟的有情...
就是说像我们住在山上,我们经常有很多蟑螂,蚂蚁也很多,我们的态度,甚至于我们后面的树很高,经常有鬼神。像我们在山上住,我们经常一个房子,跟另一个房子都离得很远,连叫都听不到,我们经常受到鬼神的干扰,那我们也是面对它,因为没办法,你僧团不住,你去住哪呢?
蕅益大师强调:提起佛号,“净土宗念佛不一定往生,但是往生一定要念佛”,它是不可以取代的。你看《弥陀要解》中,阿弥陀佛的圣号是不可以取代的!临终的时候,你的身心世界,一直受到很大的打击,内忧外患,你不可能再观想、观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