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族之所以在一个地方兴旺发达起来,必有几个人对家族的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或者做过朝廷要员,或者做过封疆大吏,他们的子孙就为他们立传,表彰他们的功绩,显示自己家族的身份。如:《荀氏家传》、《袁氏家传》(汝南)、《裴氏家传》(河东)、《褚氏家传》(阳翟)、《谢车骑家传》(陈郡)等。 谱牒的第二种形...
后来次子王旦果然当了宰相,孙王素又做了来宋仁宗时的工部尚书。王氏族人遂称这支王氏宗族为三槐王氏,并将宗族祠堂命名为三槐堂。
云南昭通贾氏祖 籍溯源 我族源远流长,出自姬姓,为唐叔虞,贾伯之后原籍江南应天府,天花巷柳树湾人氏(现江苏南京上桥珠市尚竹子巷)贾世荣为南迁始祖,即一世祖,曾任大明朝营武事务指挥官,后繁衍了九个儿子,长子大凤一六二七年出任重庆知府后转宫云南曲靖知府,因当时战争的频繁,为预防不测建立贾家兵营,后明崇祯十...
续修宗谱,正本清源,在于向后人展示家族传统,呼唤家族文明,弘扬先贤美德,达到“有益当今,惠及后世”之目的。 我族分支浩繁,散居各地,同族后裔如同陌路人,昭穆无稽,吾祖在天之灵有知,岂不痛哉!古人云:“三代不修谱,失落祖宗根基,为天下之大不孝也。” 然而,千百年来,历经变迁,或因兵荒马乱、战火频仍;或因朝...
高邮久敬堂始祖丑第公《晏氏宗谱总支系图》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谱记载:我祖乃钦命都指挥官——俞氏夫人。因“文革”中大多数家谱毁坏,无法查找有关于丑第公祖籍方面更详细的信息记载,现阶段根据所查考资料进一步佐证第一次考证结论。 高邮晏氏祠堂建于明清时期,原址位于在高邮市千年古镇界首镇老晏河集镇晏后庄...
浏阳江家垅江氏迁湘始祖启任公,明万历年间迁居长沙古华山,其子圣富、圣贵始迁浏北江家垅,后衍为三支。 浏阳江氏始迁祖汝恭公,字安礼,号令德,原籍江西瑞州府上高县正度,明初来浏教授生徒,洪武十年(1377)偕弟汝敬、汝尧卜居浏南十五都净溪桥。1941年五修族谱。
2009年7月1日到10日,2009年9月1日到9月10日,由三峡日报和秭归县委联合组织了一个“寻访屈原后裔”采访组,共行程8000余公里,先后跨越9省市开展"寻访屈原后裔"活动,形成十余万字的新闻稿件,拍摄几千张珍贵的图片和大量影像资料,查阅、收集60余部“屈氏宗谱”,形成了近十万字的学术论文初稿。三峡日报从10月16日...
古楼都司巷彭城金氏始祖为金衡二十七世孙金玉泉,乾隆年间(1736—1795年)因洪患由候邑桔园洲首迁福州东门外以农耕为生,后进城经商在鼓楼都司巷定居,因地处城隍庙,部分族人开香铺为业。1949年后,成年人全部走上企事业单位。目前已传十14世,繁衍20多户,70多人。因福州旧城改造,现在榕族人全部迁往古楼杨桥中路福屿小...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蒲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大幅下降的态势。四川仍为蒲姓第一大省,居住了蒲姓总人口的49%。在全国,蒲姓主要集中于四川、重庆、陕西、甘肃、湖南,这五省市大约占蒲姓总人口的83%,其次分布于贵州、广东、海南、湖北、河北等省。全国形成了以四川为重心,向东南倾斜的蒲姓分布带。
稽吾族始自上古帝喾高辛氏乌卵而生契,舜使敷五教,传十三世而生商汤王,命式于九围,传十四世而生帝乙,乙之子食采于启,后因武王伐商,微子抱器来归,武王封启于宋,是以作宾王,家传十九世而生桓公名御说,传公子肸,传公孙节,节传向其公食采于向,即今河南怀庆河内襄城等处,因别于公族,以向为姓,是宋公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