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禾本科植物菅的根茎。 名称菅茅根(Jiān Máo Gēn) 英文名rhizome of Villose Themeda 别名蚂蚱草根(《贵州民间药物》)。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祛风湿,利小便。治风寒感冒,风湿麻木,淋病,水肿。①《国药提要》:"止口渴,利小便。治淋,通经。"②《贵州民间药物》:"散寒解表,接骨。治痨伤,风湿麻木,骨折,水肿。
圆叶碱毛茛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圆叶碱毛茛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月采集全草。洗净,晒干。别名性味味甘;淡;性寒利水消肿;祛风除湿。主水肿;腹水;小便不利;风湿痹痛用量内服:煎汤,15-45g。
为禾本科植物菅的根茎。
有一个互联网上请教别人的小技巧叫 Cunningham's Law,说的是“在互联网上获得正确解答的最好方法并不是去问一个问题,而是发布一个错误的答案,等别人来纠正你。”这则定律来自维基软件的始创者 Ward Cunningham。… 阅读全文 赞同 7933263 条评论 ...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菅的根茎。 【原形态】 菅(《诗经》),又名:白华、野菅(《尔雅》),苓草(《植物名实图考》),蚂蚱草、接骨草、大响铃草。 多年生草本,秆高达3米。具粗壮之根头与须根。叶鞘无毛;叶舌钝圆,先端微凹,只小纤毛;叶片线形。伪圆锥花序大型,长达1米;总状花序长17~25毫米,佛焰苞长2~3.8...
出自《本草纲目》1.《本草图经》:菅,亦茅类也。陆玑《草木硫》云:菅似茅而滑、无毛,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韧宜为索,沤之尤善,其未沤者名野菅,《诗》所谓白茅菅兮是此也。入药与茅等。 2.《纲目》:菅茅只生山上,似白茅而长,入秋抽茎,开花成穗如获花,结实尖黑,长分许,粘衣刺人,其根短硬如细...
出自《本草纲目》1.《本草图经》:菅,亦茅类也。陆玑《草木硫》云:菅似茅而滑、无毛,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韧宜为索,沤之尤善,其未沤者名野菅,《诗》所谓白茅菅兮是此也。入药与茅等。 2.《纲目》:菅茅只生山上,似白茅而长,入秋抽茎,开花成穗如获花,结实尖黑,长分许,粘衣刺人,其根短硬如细...
关于用法有二:其一,《迪庆藏药》、《青藏高原药物图鉴》用眼子菜科的多种植物,如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 A.Benn.、浮叶眼子菜P.natans L.;其二,《晶珠本草》汉文本译注为碱毛茛。认为后 【拼音名】Yuán Yè Jiǎn Máo Gèn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圆叶碱毛茛的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