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R SCI JCR SCI期刊分区表主要包括四个指标:Journal Impact Factor(JIF)、Total Cites、Immediacy Index和Citable Items。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期刊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和受引情况。 Journal Impact Factor Journal Impact Factor,即期刊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它是根据期刊的被引频次和期刊文章总数...
中科院JCR分区与汤森路透JCR分区的比较 学科划分不同: 汤森路透JCR的Journal Ranking没有设置大类学科,只分为176个具体学科,也就是中科院分区表中所指的小类学科。 分区方法不同: Journal Ranking以当年的影响因子为基础,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当年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Q表示Quartile in Ca...
(1)2024年最新JCR影响因子和分区表 (2)2024年最新中科院期刊影响因子和分区表 (3)Top期刊被on hold调查,还没有影响因子! 截止6月20日,仍有23本SSCI、SCI期刊被WoS“on hold”调查中,其中8本期刊因被镇压暂无公开的影响因子数据,为老师们总结如下:编辑...
中科院分区表是基于JCR的数据,但对于JCR中期刊刊名更名/合并的情况进行数据规范处理。对于变更刊名的期刊,JCR会保留两个刊名,会计算两个影响因子。中科院分区表会将变更前期刊数据合并到变更后的期刊,且重新计算影响因子,只保留变更后刊名和ISSN。
目前,根据JCR分区表对SCI论文进行评价的模式已被国内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采纳,因为它有利于鼓励科研工作者向本学科的高级区域投稿。国内主流参考的SCI分区依据主要有中科院JCR分区表以及汤森路透JCR的Journal Ranking分区两种。其中,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则被更多的机构采纳以作为科研评价的指标。
鉴于不同学科间SCI期刊难以比较评价,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世界科学前沿分析中心(原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依据年度与学科,对SCI期刊进行4级划分。通常,发表于1区、2区的SCI论文被视为该领域的重要成果。期刊学科分类 中国科学院JCR分区表对期刊按13个大类、176个具体小类进行划分,一本期刊归...
SCI_JCR分区表 1区 阈值 期刊数 2.596 4 序号 ISSN 2区 阈值 期刊数 1.508 14 刊名简称 分区 1 0272-6963 JOPERMANAG 1 2 0305-0483 OMEGA-INTJMANAGES 1 3 0166-4972 4 0301-4215
JCR-SCI分区表
SCI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科睿唯安JCR分区(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期刊引证报告) 中科院分区,基于JCR分成13个大类,然后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5% 为该类1 区、6% ~ 20% 为2 区、21% ~ 50% 为3 区,其余的为4 区。
2023年期刊分区表小类最新调整发布! 期刊分区表,设置了划分粒度不同的大类和小类两个体系。 小类分类体系采用科睿唯安(Clarviate)旗下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的学科体系。2023年,期刊分区表在SCIE和SSCI基础上,增加了AHCI收录期刊。小类学科数量也增加至254个,覆盖全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