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Session 34 包括:南京理工大学34.5 《An 18.5-to-23.6GHz Quad-Core Class-F23Oscillator Without 2nd/3rd Harmonic Tuning Achieving 193dBc/Hz Peak FoM and 140-to-250kHz 1/f³ PN Corner in 65nm CMOS》18.5 至 23.6GHz 四核 F23 类振荡器,无需进行 2 次/3 次谐波调谐,在 65nm CMOS...
Session 34 存内计算,9篇论文全是在远东,中国大陆5篇,中国台湾3篇,日本1篇。存储器电路趋势方面,由于在深度学习 (DL) 和机器学习 (ML) 人工智能 (AI) 系统中的使用,对高速、高密度和低能耗存储器系统的需求持续增长。最新进展包括:GDDR7的第一代,使用PAM3信号,37Gb/s;HBM3E在高密度和高带宽方面...
ISSCC 2024 Session 2:联发科、AMD、英特尔(介绍各家最新CPU处理器) ISSCC 2024 Session 3:三星、台积电(介绍模拟芯片) ISSCC 2024 Session 4&5:Novelda、三星、MIT(介绍通信芯片) ISSCC 2024 Session 6&7:斯坦福、Marvell、英特尔(介绍网络芯片) ISSCC 2024 Session 8&9:三星、德州仪器、ADI(介绍数模转换芯片ADC...
14.7提出了一个direction searching的负载,打破了长期以来CIM一直关注神经网络类型负载的状态。 总体上来看,感觉今年的CIM Session没有像去年那种很多新topic涌现的感觉,更多是对之前有的topic(hybrid CIM,FP CIM,CNN + Transformer)这些问题的进一步讨论。但FP CIM的范式通过三篇异曲同工的工作对预对齐方案做了一波拨...
Session10.6的工作是基于DPLL的10GHz FMCW Modulator,从slide也可以看出,工作主体部分并非在DPLL上,而是解决Modulator的一些问题。采用数字预失真的方式来实现DCO更好的线性度,从而优化Modulator的Chirp slope和Frequency Error。这两个指标对FMCW Modulator来说,很是重要,因为应用的场景多是汽车雷达,精度误差等直接关乎生命...
其中Session 36 包括: 北京大学 36.2《A 64Gb/s/wire 10.5Tb/s/mm/layer Single-Ended Simultaneous Bi-Directional Transceiver with Echo and Crosstalk Cancellation for a Die-to-Die Interface in 28nm CMOS》28nm CMOS 芯片间接口的 64Gb/s/线 10.5Tb/s/mm/层单端同步双向收发器,具有回声和串扰消除功能 ...
ISSCC2024 Computing-In-Memory Session 趋势整理 今天上午ISSCC2024远东区推介会,主要关注了一下Computing-In-Memory Session。CIM今年被放在了Session 34,会上主持人透露CIM方向一共投稿了50篇,最后录用了9篇,算下来录用率不到20%,不得不感慨一句相当之卷。
在高密度存储器和接口方面,南方科技大学的潘权教授团队为中国内地在该Session(Session 13)实现了论文零的突破;在前瞻技术领域方面,同济大学被收录1篇论文,这也是同济大学首次在ISSCC上发表论文;在电源管理方面,中科大程林教授团队5篇论文入选,创中国大陆单课题组单年入选篇数最高记录等等。04 融入大湾区,澳门...
远东地区的优势领域来看,远东地区占比超过75%的session,主要集中在模拟电路、混合式数模转换、射频至毫米波振荡器和乘法器、存内计算等方面都占优势。 2024年论文数量增加主要是在远东区,远东区特别是我国,主要参与是高校,也就是说相对来说学术文章的接受率会比较高。工业界和学术界的论文比率来看,2012年工业界和学...
有线通讯:涵盖Session 7、36,远东及中国内地均有收录,北京大学等高校有具体论文成果。无线通讯:涵盖Session 10、11、26,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和企业有论文被录用。电源管理:涵盖多个Session,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有论文展示。模拟技术:涵盖Session 3、4等,复旦大学等高校有具体论文内容。硬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