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IPv4中的ARP来说, ND协议中除了类似于ARP中的地址解析外,还包含了路由发现、重定向等功能。 路由发现,主机用于发现其依附到的路由。 重定向,主机用于发现更好的下一跳。 134 路由器通告报文(router-advertisement) 0 135 邻居请求报文(neighbor-solicitation) 0 136 邻居通告报文(neighbor-advertis...
相对于IPv4中的ARP来说, ND协议中除了类似于ARP中的地址解析外,还包含了路由发现、重定向等功能。 路由发现,主机用于发现其依附到的路由。 重定向,主机用于发现更好的下一跳。 134 路由器通告报文(router-advertisement) 0 135 邻居请求报文(neighbor-solicitation) ...
当节点获取到一个IPv6地址后,需要使用重复地址检测功能确定该地址是否已被其他节点使用(与IPv4的免费ARP功能相似)。如图2-2所示,通过NS和NA实现重复地址检测的过程为: (1) 节点A发送NS消息,NS消息的源地址是未指定地址::,目的地址是待检测的IPv6地址对应的被请求节点组播地址,消息内容中包含了待检测的IPv6地址。
当节点获取到一个IPv6地址后,需要使用重复地址检测功能确定该地址是否已被其他节点使用(与IPv4的免费ARP功能相似)。如图2-2所示,通过NS和NA实现重复地址检测的过程为: (1) 节点A发送NS消息,NS消息的源地址是未指定地址::,目的地址是待检测的IPv6地址对应的被请求节点组播地址,消息内容中包含了待检测的IPv6地址。
当节点获取到一个IPv6地址后,需要使用重复地址检测功能确定该地址是否已被其他节点使用(与IPv4的免费ARP功能相似)。如图2-2所示,通过NS和NA实现重复地址检测的过程为: (1) 节点A发送NS消息,NS消息的源地址是未指定地址::,目的地址是待检测的IPv6地址对应的被请求节点组播地址,消息内容中包含了待检测的IPv6地址。
IPv6使用邻居请求报文进行地址解析,代替了IPv4的ARP。该过程通过ICMPv6的邻居发现协议实现。邻居请求消息的目标地址应为目标主机(主机B)的 **被请求节点组播地址**,其格式为 `FF02::1:FFXX:XXXX`(基于主机B的IPv6地址最后24位生成),而非广播或其他组播地址:- **选项A错误**:IPv6不支持广播地址,采用组播替代。
ICMPV6中的NDP除取代了ARP外,其他的ARP协议也可被NDP取代,原理一致; 3.前缀通告---auto-config 仅在以太网环境存在 路由器周期(200s)向下发送IPV6的地址前缀(网络号) 路由器 PC ICMP type 134---RA ICMP type 133---ACK-RS 源ip地址---接口ipV6地址 源ipv6地址--- :: 目标ip...
IPv4协议的地址(A)记录,映射主机名;指针(PTR)记录,IN-ADDR.ARPA DNS域。IPv6协议的地址(AAAA)记录,映射主机名;指针(PTR)记录,IP6.ARPA DNS域 4、IPSec支持 IPv4协议的IPSec支持只是可选的。IPv4协议有内置的IPSec支持。5、地址解析协议 IPv4协议:地址解析协议(ARP)可用于将IPv4地址...
当然,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是有办法将其配置成相同的IP地址又不会confuse各种表的,但是,配置太复杂了(涉及iptables,ebtables,arptables,arp,iproute2,STP等等)。正如IPv4的Anycast一样,没有什么是IPv4配置不出来的,只是这些大部分都是奇技淫巧般的Trick!玩物丧志!
邻居请求报文NS(Neighbor Solicitation)报文:Type字段值为135,Code字段值为0,在地址解析中的作用类似于IPv4中的ARP请求报文。用来获取邻居的链路层地址,验证邻居是否可达,进行重复地址检测等。 2、ICMPv6邻居通告(Neighbor Adivertisment)消息 邻居通告报文NA(Neighbor Adivertisment)报文:Type字段值为136,Code字段值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