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iperf3在客户端,设置多个并行数据流-P iperf3 -c serverIP -P streams 例:iperf3 -c 192.168.1.1 -P 3 运行iperf3在客户端,反向测试(服务器端发送数据到客户端)iperf3 -c serverIP -R 例:iperf3 -c 192.168.1.1 -R 5,实际使用--复杂用例 运行iperf3在客户端,使用UDP协议,并设置...
下面是iperf3命令的常用参数: - -c:客户端模式,指定服务器IP地址或域名 - -p:指定服务器端口号,默认为5201 - -i:测试结果输出间隔时间,默认为1秒 - -t:测试时间,默认为10秒 - -P:并发连接数,默认为1 - -f:测试结果输出格式,可选有Kbits、Mbits、Gbits等 - -w: TCP窗口大小,默认为64KB - -l:...
iperf3 参数选项详细说明在iperf的官网有英文文档的,本文根据需要进行翻译并记录下来,供读者查阅!!! iperf3 的选项分为3个类型:常规选项、服务器特定选项、客户端特定选项 一、常规选项 常规选项 -f, --format [kmKM] 用来指定打印带宽数字格式的字符。支持的格式有 'k' = Kbits/sec ;'K' = KBytes/sec ;...
命令详解:iperf3 -c(客户端) 192.168.0.105(目标主机ip) -p 5222 (指定测试端口)-b 500M(限制带宽最大值) -t 60(测试持续时间) -i 5(敲重点,日常工作中我发现会有人对-i参数会有个比较严重的误解,认为-i是设置的发包间隔,实际-i为设置报告输出的间隔时间。(下图为服务器端的输出报告,可见发包个数为...
要设置Linux上iperf3的测试参数,您可以使用命令行选项来指定需要的参数。以下是一些常用的iperf3参数及其设置方法: 设置测试模式为客户端模式: iperf3 -c<server_ip> 设置测试模式为服务器模式: iperf3-s 设置测试时长为10秒: iperf3-t10 设置带宽限制为100Mbps: ...
-V:显示iperf3的版本信息。 例如,要在Linux系统上使用iperf3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设置参数并运行测试: iperf3 -c 192.168.1.1 -t 30 -i 5 -f M 复制代码 这个命令表示在客户端模式下连接到服务器IP地址为192.168.1.1,测试持续时间为30秒,报告间隔为5秒,输出单位为MB。 0 赞 0 踩最新...
iperf3支持多种丢包参数的设置,包括: 1. -l参数:设置数据包大小,可以通过设置较小的数据包大小来增加丢包的概率。 2. -b参数:设置带宽,可以通过设置较小的带宽来增加网络拥塞,从而导致更多的丢包。 3. -u参数:启用UDP模式,UDP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不会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因此启用UDP模式可...
iperf3是用来测量一个网络最大带宽的工具。 它支持调节各种参数比如发送持续时间, 发送/接收缓存, 通信协议。 每次测试,它都会报告网络带宽,丢包率和其他参数。 更多信息请登陆官网:https://iperf.fr/ 二、安装 rpm -iiperf3-3.1.3-1.fc24.x86_64.rpm或 ...
iperf3 -w -l 参数解析 e2000 BMC v2.2卡使用iperf33.9版本。 注意:不同时段,同样的测试设备和软件测试出的速率会有些许差异,但差异不会过大。 windows陪测 100兆NCSI网口 windows 使用iperf 3.1.3版本。 tcp发送 默认情况下,测试带宽在93M左右,Retr为0,无重发包数,拥塞窗口排队数据量大小为139KB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