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33 (IL-33)也称为NF-HEV和DVS 27,是IL-1家族成员,分子量为30 kDa,由多种类型的细...
IL-33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其生物功能尚不明确。该因子主要表达于滑膜细胞的胞核内,具有潜在的核因子样作用;同时,IL-33还可释放至细胞外。近期研究发现,IL-33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滑液及滑膜细胞中均特异性地异常增多,并与病情轻重、特异性自身抗体滴度等临床指标相关。此外,有研究证明IL...
IL-33是一种新发现的前炎症细胞因子,能诱导T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产生多种炎症因子。本项目建立了博莱霉素(BLM)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发现小鼠模型中IL-33和ST2表达增加;用抗IL-33、IL-33 shRNA和慢病毒介导ST2分别注射肺纤维化模型小鼠,发现它们对小鼠肺部炎症与纤维化、临床症状等均有抑制作用,...
IL-33是一种具有多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申报者前期已报道IL-33通过促进Treg细胞应答或降低IFN-γ分泌等参与免疫相关疾病,但是关于IL-33在肿瘤尤其是乳腺癌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申报者发现,阻断IL-33可抑制小鼠乳腺癌发展并降低Treg数量,且IL-33与人乳腺癌具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拟使用乳腺癌荷瘤小鼠、ST2基因...
《阻抑IL-33/ST2信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是李明才为项目负责人,宁波大学为依托单位的面上项目。项目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目前尚无有效药物。白介素-33(IL-33)是最近发现的...
IL-33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其生物功能尚不明确。近期研究发现,IL-33/ST2途径在系统性硬化病(SSc)发病及其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IL-33在SSc患者外周血中特异性地异常增多,并与皮肤硬化程度、肺脏纤维化程度相关。此外,有研究证实外源性IL-33可促进小鼠局部皮肤纤维化的进程。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也发现IL-...
IL-33是新近发现的IL-1家族成员,在细胞裂解时作为危险因子被活化和释放,除调节免疫平衡向Th2偏转,也能诱导多种免疫细胞的活化促进炎症反应。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肿瘤化疗可诱导患者血清IL-33含量升高平均20倍;体外实验证实紫杉醇等化疗药可诱导人外周血白细胞IL-33表达急速升高。为此,本研究拟结合临床检测、利用...
IL-1家族新成员白细胞介素-33(IL-33)是Th2型免疫反应的关键活化分子,其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病理生理学和炎症应答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IL-33可缓解小鼠缺血性脑损伤。本项目中,我们在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IL-33及其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损伤...
《IL-33调控TLR4信号通路促进狼疮性肾炎的进展及机制》是依托厦门大学,由段利华担任项目负责人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摘要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最严重的临床表现,大量细胞因子参与了狼疮性肾炎的免疫炎症反应。申报者前期研究显示,IL-33(一种最近发现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可能参与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