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缺陷的IL-10信号传导导致巨噬细胞积累受损的线粒体,这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观察到的炎症反应失调有所贡献。因此,针对mTORC1可能是治疗IBD和相关疾病的潜在治疗策略。总之,这项研究为解释IL-10的抗炎作用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同时也为探索解决炎症的关键分子调控因子提供了重要线索。 ▉结果: 1.IL10确实...
白细胞介素-10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病,其主要的发病形式有两种: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发病时伴有反复腹痛,腹泻,疲乏和黏液性血便等[1-2].近年来,IBD发病率逐渐升高,患有肠炎的患者若得不到良好的治疗,长期发展下去...
其中BALB/c-Il10 KO小鼠(产品编号:C001527)是一种BALB/c背景的Il10基因敲除模型,能自发炎症性肠病,表现为体重异常、生存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升高以及肠道炎症和肠道表型异常等表型,其具体数据如下。生长曲线和生存曲线 BALB/c-Il10 KO小鼠体重相比野生型小鼠有所减轻。从第10周开始,小鼠开始出现死亡,且随...
自身易感基因在发病中起决定性作用,近十年来被国内外文献报道最多的是白细胞介素10和(或)白细胞介素10受体A或B(interleukin-10 receptor,IL-10R)基因突变,引起严重的炎症性肠病是由纯合基因变异或复合杂合变异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同或不同变异多遗传自父母双方。
炎症性肠病(IBD)研究模型:BALB/c-Il10 KO小鼠的特性 近期,英国王室成员的健康状况引发了对克罗恩病(CD)的关注,而炎症性肠病(IBD)的复杂性不容忽视。作为慢性炎症性疾病,IBD的临床表现多样,如腹泻、腹痛,且治疗难度大。全球有超过1000万人受其影响,中国发病率也在增加。其中,IL10基因在...
CD+4 T细胞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Th1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病理改变类似于克罗恩病 ;Th2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病理改变类似于溃疡性结肠炎。在分化因子IL 10的作用下 ,调节性T细胞 (Tr1)又可分泌高水平的IL 10 ,通过旁观者抑制机制 ,抑制肠道粘膜免疫病理性损伤 ,达到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目的。关键...
目的检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中调节性T细胞(Treg)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0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IBD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BD患者外周血血清中Treg细胞(CD4+CD125highCD127-)的水平,ELISA法检测IBD患者血请中TGFβ,IL-10的含量,Real-time PCR检测IBD患者肠粘膜组织中TGFβ,IL-10的基因表达...
2009年Glocker等[]首次报道了白细胞介素(IL)-10受体(IL-10R)基因突变导致的极早发炎症性肠病(VEO-IBD)病例。国内许永彬等[]、刘黎黎等[]及彭凯玥等[]共报道了4例新生儿期发病的VEO-IBD,经基因测序证实均存在IL-10RA基因突变。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漏诊及延误诊断,现就IL-10基因及IL-10R基因突变致VEO...
此外, IBD 病人的在全染色体组范围的连接分析标识了在将 IL-22 编码的基因和 IL-22R 的建筑群的 IL-10R2 的子单位中的变化 翻译结果3复制译文编辑译文朗读译文返回顶部 此外,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已确定编码白细胞介素-22 和 IL 22R 复杂的 IL 10R2 亚单位基因的突变 ...
2015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炎症性肠病多学科团队诊断国内首例IL10RA基因缺陷患儿,并成功进行脐血干细胞移植,是当时世界上年龄最小的炎症性肠病移植病例。截止至2020年8月,我院儿童炎症性肠病多学科团队已累积收治该类患儿100余例,是国际上拥有这一技术例数最多、经验最丰富的团队。我院消化科临床与科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