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链的两个可变区域和CH1结构域组成抗原结合片段(Fab),每个可变结构域都包含互补决定区,这对于目标抗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重链的CH2和CH3结构域构成抗体的片段可结晶(FC)区域,可以与多种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包括细胞上的FCg受体和新生儿FC受体(FCRn),以及...
(1)VH和VL—抗原结合部位;(3)CH2、CH3—补体结合部位;CH2(IgG)—结合并通过胎盘;(4)CH3(IgG)—与FcγR结合;(5)IgE的CH2、3结合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Fc受体。 题目中给出的五条功能描述均符合免疫球蛋白的已知功能:1. **VH和VL**:可变区(V区)特异性结合抗原,正确。2. **CH1和CL**:实际为恒定区...
哺乳动物IgG重链恒定区由CH1、CH2和CH3组成,其中CH2和CH3构成Fc区。轻链只有一个恒定区,用CL表示。可变区片段Fv由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组成。VH和VL分别与CH1和CL相连,共同组成Fab区。重链和轻链之间通过CH1和CL所含半胱氨酸形成的二硫键相连,Fab和Fc通过位于重链的CH1和CH2之间的铰链区相连,两条重...
IgG抗体由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构成,中间由二硫键相连,为异四构体的糖蛋白。重链有四类,分别为γ1、γ2、γ3、γ4,由一个可变区(variable domain, VH)和三个恒定区(constant domains, CH)构成,分别为CH1、CH2、CH3。IgG轻链有两种,分别为κ或λ,分为可...
重链CH3结构域的游离巯基水平最高,其次是CH1、CH2和重链可变区。游离巯基的最低水平与链间二硫键有关,这表明游离巯基的低水平很可能是由于二硫键的不完全形成造成的。由于链间二硫键溶剂接触水平更高,故其比链内二硫键更容易降解,如果二硫键降解产生了游离巯基,预计与链间二硫键相关的游离巯基水平会更高。
IgG分子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重链的恒定区包含CH1、CH2、CH3三个结构域。FcγR(Fc gamma受体)主要结合IgG的Fc段(即重链的恒定区)。其中,CH2结构域在Fc段中起核心作用,负责与FcγR结合(尤其是激活型受体如FcγRIIIa)。CH1属于Fab段,与抗原结合有关;CH3虽在Fc段,但主要负责结构稳定和与其他分子(如补...
每条重链含一个可变区(VH)和三个恒定区(CH1、CH2、CH3),每条轻链则包含一个可变区(VL)和一个恒定区(CL)。这些链通过二硫键相互连接,形成一个Y字形结构。相比之下,Nbs由于缺失了CH1结构域和轻链,其分子质量显著降低。尽管结构简化,Nbs仍由四个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s, FR)和三个负责决定抗原特异性的互补...
Ig分子的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都可折叠成数个球形结构域(domain),每个结构域行使其相应的功能。轻链有VL和CL两个结构域;IgG、IgA和IgD的重链有VH、CH1、CH2和CH3四个结构域;IgM和IgE的重链有五个结构域,即多一个CH4结构域。每个结构域由约110个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序列具有相似性,其二级结构是由几条多肽链折叠形成...
以小鼠IgG1为例,重链恒定区包含CH1、铰链区、CH2和CH3结构域。CH1结构域起始于第118位氨基酸(Cys),铰链区位于CH1与CH2之间,由12-15个氨基酸构成,序列为EPKSCDKTHTCPPCP。CH2结构域包含二硫键连接的Cys残基(位置223和228),CH3结构域末端以Gly-Lys结尾,参与Fc受体结合。 IgG2a的铰链区更长(序列为EPKSCDKTHTCPPC...
每个可变区内有高变区,氨基酸序列变化大 。高变区也叫互补决定区,直接与抗原结合 。恒定区位于IgG分子C端,决定其生物学功能 。 重链恒定区(CH)有CH1、CH2、CH3等结构域 。CH2结构域含有补体结合位点,参与补体激活 。CH3结构域可与多种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 。轻链恒定区(CL)相对简单,结构较稳定 。IgG分子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