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在低于最大音量时使用XBass+,因为从最大音量的70%左右开始,低频会出现失真,将ZEN DAC 3用作桌面DAC时是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但对于搭配耳机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您不太可能让声音达到这个极限(编者注:一般来说,搭配耳放时还是建议采用固定输出)。 iFi的DAC设备支持高清音乐文件播放,包括最高768kHz的PCM和最...
DX3 Pro+的制作质量很不错,但与ZEN DAC 3时尚、坚固的铝制外壳相比,就有些逊色了。Topping具有数字音量控制功能(以及遥控器),而iFi则采用模拟音量控制。还有一点值得注意,DX3 Pro+的3.5mm耳机输出功率高达1800mWx2@32Ω,而ZEN DAC 3的平衡耳机端口输出功率仅为390mW。 DX3 Pro+的声调音特征更为中性和透明,...
iFi悦尔法ZEN DAC 3延续了ZEN DAC系列的简洁设计,同时融入了精湛的音乐技术。这款DAC特别适合与调音较为清淡或简约的耳机搭配,其细腻真实的“色彩感”能让这些耳机的声音更加生动。此外,其特色的xBass+功能深受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无论是喜欢低频音色的玩家,还是希望在音乐中增添更多立体感的用户,都能从中受...
和ZEN CAN耳放一样,这款DAC 3解码耳放也不大,实际对比,长度一样,只是厚度比前者小了大概1cm的样子。我特意用手拿着拍了上面这个图。整体就是椭圆+不厚+酒壶造型。 DAC 3的外观设计很讲究,比ZEN CAN更精致,不论你从什么角度看,它都挺漂亮。 最美的地方就是这里。 有趣的是上层那些斑斑点点的密集凹坑,竟营...
尽管如此,ZEN DAC 3仍然保持着出色的做工,给人一种扎实而稳固的印象。从设备正面审视,ZEN DAC 3在配色方案和材料选择上均有所革新。一条金属线优雅地贯穿设备正面,将所有按钮和插孔紧密相连。这种设计选择,与两种色彩的交融,共同赋予了ZEN DAC 3更为专业的外观,打破了V2版本那种纯粹的工业化、实用主义设计...
iFi过去一向是一个很直男风格的品牌,但即便我这种钢铁直男其实也对老一代Zen系列的外在质感不满意,可以说第三代方方面面总算是拿得出手了,甚至我还挺喜欢盘一盘的那种。关于Zen DAC,接口上最大的变化就是背面的USB输入变为了C口,而且Zen DAC的一向作风就是USB口直接供电还能保证足够的素质表现,对于希望桌面...
ZEN DAC 3凭借其诸多优点,即便在高端价位中也显得尤为出色,让人难以想象iFi悦尔法还能在哪些方面对其进行进一步升级。不过,值得一提的是,iFi悦尔法似乎总是能带来惊喜。产品优势 声音表现直接且流畅,给人以纯净的听觉享受。规格、特征和功能都相当出色,满足了各种音频需求。触感细腻,外观设计颇具视觉吸引力。产品不...
iFi悦尔法在ZEN DAC 3的外壳设计上进行了巧妙的混搭与革新。延续了品牌一贯的圆润且带倾斜角度的外形轮廓,它依旧能与前几代的ZEN系列无缝衔接。然而,细心观察便会发现,ZEN DAC 3的外观已经焕然一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双材质面板设计,中间以一条精致的装饰线进行巧妙分割,展现出一种既现代又优雅的美学风格。...
综上,IFI ZEN DAC 3身为一款“解码耳放”,不论解码和耳放,总得来说,都做得很不错,完成度也很高。真正展现了这类产品省事、省心的一面。 不过,也有意外: 搭配水月雨PARA,若开启Power match,并把音量开到13点(大音量),中低频会有明显可闻的噪声,类似振膜与电路综合作用下的某种失真。
Zen DAC这个产品,在我看来iFi从官方层面,哪怕你从详情页都能看出来,这是一个更为注重数字信号处理、数模转换的产品,虽然标配了耳机口,但是对于放大的部分没有重点介绍,只提了一嘴定制OV运算放大器。DAC型号的选用依然是大家熟悉的BB 1793,数字信号部分升级了16核XMOS微控制器,能够提供比前代双倍的时钟频率速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