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i于2024年底的时候推出了一个Go Link的高阶版,也就是GO Link MAX,售价高出了200元,来到了598这个价格,但是增加了4.4母座、ESS芯片增加为两颗、并且还有一系列的内部硬件规格的升级,并且在声音风格上大幅度地去向柔和耐听的路子所倾斜,而不是初代GO Link那种偏直白凌厉的风格,即便是iFi近两年已经在音色...
而好消息是,GO link的解码部分“打磨”掉了这些锐利的边缘,至少给曲目带来了一些额外的形体感。 用安卓手机搭配iFi悦尔法GO link欣赏音乐 iFi GO link的USB-C接口底座太宽,没办法和很多安卓手机外壳一起用。(编者注:后续产品已经改善) iFi悦尔法GO link上的USB-C接口底座非常宽,这就导致设备在搭配一加10T手机时...
GO link是iFi悦尔法旗下最经济实惠的USB解码耳放,这款入门级产品采用紧凑设计,配备了3.5mm单端耳机输出口。 而品牌新近推出的GO link Max则是GO link的升级版,改用双DAC芯片架构,并额外配备4.4mm全平衡输出口。 技术亮点 iFi悦尔法GO link Max采用双ESS ES9219 DAC芯片组成的平衡架构,使用了Sabre DAC特有的动态...
GO link的人声听感口型适中,线条感饱满不厚实,延展较广,结像形体较丰满,听感令人满足,口味不算厚重,似乎更偏向于细节、解析的加强,能听清楚歌手演唱过程中的尾音细节和呼吸切换技巧,虽说主方向是解析,但几乎听不到什么齿音,情感表达也不直白,该有的感情都有,缺点是人声凝聚差一点点意思,导致结像边缘有...
GO Link MAX虽然推不开我NG METEORA的声场,但是能够展现出它的极低频和大动态表现,声音的那种澎湃感、落地感,还是颇有iFi家族的影子,但人声的部分却让我稍显“陌生”,因为初代GO Link、包括像大菠萝2这种iFi家族的代表作,都走的是中性+稍清丽一点的人声风格,口型略小、音色偏亮,但GO Link MAX则是人声部分丰满...
英国HiFi品牌iFi/悦尔法近期推出的GO link就能解决这个需求,GO link支持Type-C/苹果 Lightning/电脑USB输出转3.5mm,内置DAC解码耳放芯片及各种HiFi 元器件,即插即用(仅Windows系统需驱动),仅需398就能拿下,对手机和电脑声音提升较大,能有较为HiFi的体验,也是本次评测要细聊的设备。
GO link设计之初有考虑到手机耗电续航等因素,没有给它配置较大的推力。 输出功率为:≥1.5V/70mW@32Ω;≥2.0V/14mW@300Ω,推入耳式耳机完全够用,声音表现动态很好。 头戴耳机方面GO link推歌德SR60X、SV021等易推大耳也不会出恶声,声音不错,但推高阻头戴耳机比较吃力,GO link对手机的续航影响优于很多小尾...
不过iFi还是为GO link提供了单晶铜镀银的线材。官方解释为,进一步降低电磁串扰带来的失真情况。此外,在音量控制上,GO link使用了基于硬件控制音量调节,降低了系统调节音量产生的素质劣化,同样也是同价位小尾巴里罕有的功能。其他方面,因为要实现小体积大推力的产品理念,同时也要让声音做到尽可能的高保真,机身内部...
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寻找一款性价比高的便携耳放是提升听觉体验的关键。在众多选择中,iFi悦尔法的GO link小尾巴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和实惠的价格,成为了音乐发烧友的优选之一。 GO link的包装设计简约而不失品牌特色,正面直接展示了产品的外观,让人一目了然。背面则详细列出了各项技术参数和特性,让用户在开箱前就能对产...
iFi于2024年底的时候推出了一个Go Link的高阶版,也就是GO Link MAX,售价高出了200元,来到了598这个价格,但是增加了4.4母座、ESS芯片增加为两颗、并且还有一系列的内部硬件规格的升级,并且在声音风格上大幅度地去向柔和耐听的路子所倾斜,而不是初代GO Link那种偏直白凌厉的风格,即便是iFi近两年已经在音色表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