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 病毒(EBV)是Epstein 和Barr 于1964年最先从非洲伯基特淋巴瘤组织培养中发现的疱疹病毒,属人类疱疹病毒科γ疱疹病毒亚科成员,是双链DNA病毒,主要感染B细胞和咽部上皮细胞,也可感染NK和T细胞,可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Burkitt淋巴瘤等多种良、恶性淋巴增殖...
EB病毒(EBV)和部分肿瘤相关,如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殊不知,EBV和肠道关系也很密切。 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EBV相关性肠炎、EBV相关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及EBV相关性淋巴瘤。就类似乙肝病毒可以引起肝炎、肝硬化、肝癌,都是从炎症,随病情进展,逐渐发展呈肿瘤的过程。 据调查,90...
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show?__biz=MjM5NDc0MDgwMw%3D%3D&appmsgid=10000214&itemidx=1&sign=7c0ca0f332b728cbd23e9b6d05af67eb&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uin=OTM3MTk1NzQw&key=8f565514d7b68ef7c4c45c8985f20d6725da32ffbe5e2dcd81423297ada7b8c3039f5aaabf8f490637a5...
Rachel Toor and other writers on thesepages have talked about how hard it is to write well, and of course that'strue. Fortunately, the standards of writing in most disciplines are so low thatyou don't need to write well. What I have tried to produce below are 10 tips onscholarly nonf...
EB病毒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病原体,中国人群EB病毒血清学阳性率高达95%以上,绝大部分属于潜伏感染。EB病毒主要经唾液传播,偶尔输血传播,故称为“亲吻病”。我国儿童与发达国家儿童相比感染比例较高,原发感染年龄较早,可能与国内合餐制、共用餐具等习惯有关。
EB病毒(EBV)属于γ疱疹病毒家族,大部分人一生中会感染EBV一次(80%–95%)。活动性感染后,EBV在记忆B细胞中持续静止存在,对于多数人群EBV是一种无害的携带病毒,但EBV再激活可以导致B细胞克隆永生化并促进特殊类型淋巴瘤发生,包括伯基特淋巴瘤、经典霍奇金淋巴瘤、NK/T细胞...
“传单”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这位隐形“杀手”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它如同冬日里的一阵寒风,悄无声息地侵袭着孩子们的免疫系统。 病原与流行 EB病毒,一种嗜淋巴细胞的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家族的一员。它偏爱淋巴结、鼻、咽喉部作...
EB(Epstein-Barr)病毒,属于疱疹病毒,主要嗜淋巴细胞。传播途径经唾液或血液。在正常人中,EBV的抗体检出率非常高,基本都可以发现EBV的抗体阳性。但是这种不必担心。 需要重点关心的是EBV的持续感染以及感染引发的继发非肿瘤性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
其实,对于鼻咽癌筛查更有意义的还有另外2种抗体: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VCA-IgA)和早期抗原抗体(EA-IgA)。对鼻咽癌患者进行EB病毒相关的抗体检测发现,VCA-IgA的敏感性最高(可达90.0%),EA-IgA的特异性最好(可达94.7%)。同时,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VCA-IgA阳性人群罹...
一、EB病毒可能会导致什么疾病? 大部分人可能是在小时候就被感染过,但这个病毒就好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机体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甚至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感染过这一病毒。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急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