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envi_idot 是所有 ENVI Classic 处理函数(以 idot 结尾)的接口。每个 idot 都是 envi_idot 的一个字符串参数(通过该参数调取对应函数),并带有该函数特定的关键字(用于函数的传参)。 最为方便为 ENVITASK,该方式只需要设置好功能函数的输入输出,就可以得到结果。 在使用 IDL 命令执行 ENVI 任务时,首先使用...
Task= ENVITask('RadiometricCalibration') Task.INPUT_RASTER=raster Task.OUTPUT_TYPE='Double'Task.OUTPUT_RASTER_UI='C:/a.dat';第一种保存方法,设置输出路径,保存数据Task.Execute ;第二种ENVITask的文件保存方式 outputRaster = TASK.OUTPUT_RASTER outputRaster.export,'C:/a.dat', 'envi' 一般来说,ENV...
ENVI可保存平均光谱和与ROI相关的统计数据(标准差、协方差、特征向量和特征值)。这意味着保存的光谱将可以与需要这些统计数据的分类方法(最大似然、马氏距离和平行六面体)一起使用。这是该工具相比旧版本的一个变化,旧版本工具仅将传入的 ROI 保存为平均光谱,以供 ENVI 的某些分类算法使用。 7. 新增和更新ENVI To...
envi_inputfile = e.OpenRaster(iFile) envi_demfile = e.OpenRaster(dem_file) ;打开DEM文件 ; Get the RPC orthorectification task Task = ENVITask('RPCOrthorectification'); 调用ENVI的正射校正函数 ; Define parameters for the task Task.INPUT_RASTER = envi_inputfile ;待处理图像 Task.DEM_RASTER =...
其中,对于某些功能函数,ENVI已经给出了新的调⽤⽅法。即envi_doit、ENVIRaster虚拟栅格、ENVITask这三种⽅法。其中虚拟栅格的⽅法将数据在内存中运⾏,运⾏完 之后释放。⽽ENVITASK也同样简洁⾼效、易懂。 ⾸先讲ENVITask的实现⽅式(这⾥以ENVIRadiometricCalibration为例)e = ENVI()file ...
ENVI > Tutorials > Running ENVI Analytics in ArcGIS Pro 1.10 二次开发 ENVIReprojectRasterTask 的内部算法不再基于 ENVIReprojectRaster 虚拟栅格。 新增如下 ENVITask: ENVIBinaryAutomaticThresholdRasterTask ENVICalculateGridDefinitionFromRasterIntersectionTask ...
有两种,使用python进行gdal处理,第二种使用idl提供的ENVITask('RPCOrthorectification'),这里介绍第2种; 不论哪一种都需要DEM数据,关于这个官方技术博上有介绍,ENVI有自带的默认数据‘GMTED2010.jp2’,精度要求不高的话完全够用。 2.2 坑点3:虚假的地理位置信息 ...
二、实习数据河北黄骅市TM影像 三、实习步骤 3.1辐射定标ENVI中的具体实现: 要对图像进行辐射定标,将图像的DN值转化为表观辐亮度,该过程应用下式实现: Radiance=gain*DN+offset(1) 以TM图像第3波段的DN值转化为表观反射率为例: 第一步,查找HEADER文件,找到图像每个波段的gain和offset。 3.2 计算表观...
发表了博文《ENVI二次开发:ENVITaskEngine——命令行调用ENVITask》ENVI5.4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混合编程方式——ENVITaskEngine。更加开放和灵活,可以在命令行(CMhttp://t.cn/Rel9Aaq
ENVI最新版5.5于2018年2月份正式发布,在ENVI5.5版本中,支持最新WorldView-4等数据;新增ENVI Modeler建模工具,可以零代码构建工作流或者批处理;新增ENVI Py,与ArcGIS一体化集成更加简便,支持与ArcGIS Pro一体化集成;增加更多的ENVITask函数等。ENVI5.5对应的IDL版本是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