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不可达错误报文在IPv6节点转发IPv6报文过程中,当设备发现目的地址不可达时,就会 向发送报文的源节点发送ICMPv6目的不可达错误报文,同时报文中会 携带引起该错误报文的具体原因。目的不可达错误报文的Type字段值为1。 根据错误具体原因又可以细分为: Code=0:没有到达目标设备的路由。 Code=1:与目标设备的通信...
Code 1字节 该字段依赖TYPE字段,在TYPE字段的基础上,它被用来在基本类型上创建更详细的报文等级。该字段的取值和含义如表3-4所示。 Checksum 2字节 用来在ICMPv6报文中检验数据和部分IPv6首部的完整性。 Message Body 可变 大体上说,ICMPv6报文可以被分为2大类:差错报文与消息报文。这2类报文是依靠报文中的TYPE...
回来.如果NA连续不会超时,这个时候R2才会反馈ICMPv6的差错报文. ●Code=4: 端口不可达关于这点,用traceroute 工具即可. R1---R2---R3登陆到R1上面...:23.137:ICMPv6: Received Unreachablecode4, Src=2023::3, Dst=2012::1~~~数据包超长Packet Too Big (Type=2 HuaWei...
ICMP消息封装在IP报文中,IP报文头部Protocol值为1时表示ICMP协议。ICMP消息的格式取决于Type和Code字段,其中Type字段为消息类型,Code字段包含该消息类型的具体参数。校验和字段用于检查消息是否完整。 ICMP报文 1.1 ICMP差错控制 ICMP的一个典型应用是Ping。Ping是检测网络连通性的常用工具,同时也能够收集其他相关信息。用...
IPv6基本头或扩展头的NextHeader值不可识别(Code=1) 扩展头中出现未知的选项(Code=2) ICMPv6信息报文 请求信息(Echo Request)(Type=128 ,Code = 0)和应答信息(Type=129,Code = 0)。可以利用ICMPv6信息报文实现网络故障诊断、PMTU发现和邻居发现等功能。在两节点的互通性检测中,收到Echo Request报文的节点向源...
Type: 8bit,值为136。Code: 8bit,值为0。 Checksum: 16bit,ICMPv6校验和,用于验证ICMPv6的报头。 R位:1bit,路由器标记位,置1表示该节点为路由器,在邻居不可达检测中检测路由器是否变成主机。 S位: 1bit,请求标记位,置1表示该NA消息是收到NS消息后的回应。S位在邻居可达性检测时被用作可达性确认。
当路由器收到一个IPv6包头中的Hop Limit值为0的时候,就会丢弃该数据包并向源发送一个ICMPv6的超时报文。此时的Code值为0;另外一种情况为分片重组的时候超时,Code值为1。 3.4 参数错误报文(Type4) 当IPv6报头或者扩展报头出现错误,导致数据包不能进一步处理时,路由器会丢弃该数据包并向源发送参数错误报文,指明问...
ICMPv6 Type 和 rfc 在ICMPv6中的Type字段定义中,0-127为错误消息(Error messages),而128-255为信息消息(Informational messages),其中每种Type定义一种类型及其含义分类,而部分Type中由根据Code值指定该类别下更详细的错误或信息分类。 针对ICMPv6协议属于IPv6协议的一部分,因此该部分对IPv6的ND邻居发现协议进行了很...
Type:表明消息的类型,0~127表示错误报文类型,128~255表示消息报文类型。 Code:表示此消息类型细分的类型。 Checksum:表示ICMPv6报文的校验和。 ICMPv6错误报文用于报告在转发IPv6报文过程中出现的错误。ICMPv6目的不可达错误报文可以分为以下5种: 0:没有能到达目标的路由(路由表中,没有与目标相匹配的路由) ...
Code=3 地址不可达 Code=4 端口不可达 看图中显示, unreachable 就是type 1 ,code 1 那么显示 被 策略干掉。 如果是正常的通信 应该是这样儿的 去是echo request 回来时是echo reply 去Ping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地址,回显是U ,code=0, R2给回复 ,没有到达目标 的路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