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不可到达类型还有网络不可到达(Code=0)、主机不可到达(Code=1)、协议不可到达(Code=2)等。(3)时间戳 时间戳请求报文(Type=13)和时间戳应答报文(Type=14)用于测试两台主机之间数据报来回一次的传输时间。传输时,主机填充原始时间戳,接收方收到请求后填充接收时间戳后以 Type=14 的报文格式...
超时报文的代码域有两种取值:Code=0表示传输超时,Code=1表示重组分段超时。 3.时间戳时间戳请求报文(Type=13)和时间戳应答报文(Type=14)用于测试两台主机之间数据报来回一次的传输时间。传输时,主机填充原始时间戳,接收方收到请求后填充接收时间戳后以Type=14的报文格式返回,发送方计算这个时间差。一些系统不响应这...
图1-ICMP请求和响应 图中ICMP数据报的Type字段时8,表示这是一个请求报文,Type字段为0的表示这是一个回答报文。 5.关于ICMP报文的几点 1.对于携带ICMP差错报文的数据报,不再产生ICMP差错报文。 如果主机A发送了一个ICMP的数据报文给主机B,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经过其中一个路由器出现错误,由于该路由器...
时间戳请求报文(Type=13)和时间戳应答报文(Type=14)用于测试两台主机之间数据报来回一次的传输时间。传输时,主机填充原始时间戳,接收方收到请求后填充接收时间戳后以Type=14的报文格式返回,发送方计算这个时间差。实际测试数据如下:参数错误报文 一旦路由器或主机发现错误的数据报首部和错误的数据报选项参数时,...
ICMP报文可分为两大类:一、有关信息采集和配置的ICMP报文(称为查询(query)或者信息类报文(information message)),二、有关IP数据报传递的ICMP报文(称为差错报文(error message)). type code Description query error
时间戳请求报文(Type=13)和时间戳应答报文(Type=14)用于测试两台主机之间数据报来回一次的传输时间。传输时,主机填充原始时间戳,接收方收到请求后填充接收时间戳后以Type=14的报文格式返回,发送方计算这个时间差。一些系统不响应这种报文。 通信词典解释
在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部分中,Type 值为 13,Code 值为 0,表示该数据包为 ICMP 时间戳请求。 Originate timestamp 的值表示数据包发起的起始时间,这里为 0 秒(午夜 0 点 0 秒);Receive timestamp 的值表示接收数据包的时间,这里为 0 秒;Transmit timestamp 的值表示数据包的发送时间,这里为 ...
13时间戳请求 14时间戳应答 15信息请求(*已作废) 16信息应答(*已作废) 17地址掩码请求 18地址掩码应答 30路由跟踪 其中代码为15、16的信息报文已经作废。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ICMP报文: 1.响应请求 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ping,就是响应请求(Type=8)和应答(Type=0),一台主机向一个节点发送一个Type=8的ICMP报文,...
ICMP头部中的类型(Type)域用于说明ICMP报文的作用及格式 此外还有代码(Code)域用于详细说明某种ICMP报文的类型 所有数据都在ICMP头部后面。RFC定义了13种ICMP报文格式,具体如下: 类型代码 类型描述 0 响应应答(ECHO-REPLY) 3 不可到达 4 源抑制 5 重定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