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2P通信标准协议(二)中,介绍了TURN的基本交互流程,在上篇结束部分也有说到,TURN作为STUN协议的一个拓展,保持了STUN的工具性质,而不作为完整的NAT传输解决方案,只提供穿透NAT的功能, 并且由具体的应用程序来使用.虽然TURN也可以独立工作,但其本身就是被设计为ICE/RFC5245的一部分,本章就来介绍一下ICE协议的具体内...
至此,SIP的基础内容都介绍完了,SIP建立连接之后两个SIP用户就可以进行媒体通话了,但是媒体通话是点对点(P2P)的,不经过SIP代理服务器,但是实际上用户的设备(PC,手机等)都没有自己的公网地址,所以两端是不可能直接通信的,除非两个用户都在同一个局域网内部。因此SIP建立通话的过程中要获取对端的公网地址和端口才能进...
ICE是一个用于在offer/answer模式下的NAT传输协议,主要用于UDP下多媒体会话的建立,其使用了STUN协议以及TURN 协议,同时也能被其他实现了offer/answer模型的的其他程序所使用,比如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使用offer/answer模型(RFC3264)的协议通常很难在NAT之间穿透,因为其目的一般是建立多媒体数据流,而且在报...
在P2P通信标准协议之TURN中,介绍了TURN的基本交互流程,在上篇结束部分也有说到,TURN作为STUN协议的一个拓展,保持了STUN的工具性质,而不作为完整的NAT传输解决方案,只提供穿透NAT的功能, 并且由具体的应用程序来使用.虽然TURN也可以独立工作,但其本身就是被设计为ICE/RFC5245的一部分,本章就来介绍一下ICE协议的具体...
1. ICE协议在WebRTC中的具体实现细节 WebRTC利用ICE协议穿透NAT实现P2P通信,其具体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候选收集:客户端通过STUN/TURN服务器收集所有可能的候选地址,包括主机候选(本地IP)、反射候选(通过STUN获取的公网IP)和中继候选(通过TURN获取的中继地址)。
WebRTC 中两个或多个主机进行 P2P 连接是通过 STUN、TURN、ICE 等技术实现的。主机往往都是在 NAT 之后,且不同的 NAT 导致外部主机向内网主机发送数据的可见性不同。内网主机通过 STUN 协议可以获得 NAT 分配的外部地址。ICE 是主机之间发现 P2P 传输路径机制,ICE 中使用了 STUN 协议进行连通检测、传输路径的指...
在 P2P通信标准协议中,ICE作为TURN协议的扩展,继承了STUN协议的工具性质。ICE主要用于在NAT环境中建立UDP下的多媒体会话,通过结合STUN和TURN协议,提供了一种交互式连接建立的机制。ICE与网络编程中的ICE库有所不同,后者指的是Internet Communications Engine,是一种用于分布式程序设计的网络通信中间件。
直连模式也称为 P2P 模式(Peer to Peer 下文称 peer 为终端),而 P2P 模式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连接。如何让处在各自 NAT[RFC3489]后面的设备建立连接,也就是在系统设计的时候尽量提高 P2P 的连接成功率显得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就是选一种标准协议[RFC 8445] ICE (Interactive Connectivity Establishment)...
直连模式也称为 P2P 模式(Peer to Peer 下文称 peer 为终端),而 P2P 模式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连接。如何让处在各自 NAT[RFC3489]后面的设备建立连接,也就是在系统设计的时候尽量提高 P2P 的连接成功率显得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就是选一种标准协议[RFC 8445] ICE (Interactive Connectivity Establishment)进行...
总结 ICE协议作为实现P2P连接的关键框架,通过候选地址收集、排序、配对和连通性检查,实现穿越防火墙的通信。通过与STUN和SDP协议的交互,ICE协议为终端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来建立和维护连接。掌握ICE协议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对于开发者和工程师来说,是构建高效音视频通信系统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