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D和ICD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功能和适用范围。 CRTD:全称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它结合了CRT(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和ICD的双重功能。既可以治疗心脏衰竭,又能防止因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适用于重度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心力衰竭且有高危猝死风险的患者。 ICD:即植入型心律转复...
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RAFT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发现,对于接受最佳药物治疗仍有症状、左心室射血分数≤30%且自身QRS间期≥120 ms(或起搏QRS间期≥200 ms)的轻中度心衰,与ICD相比,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有长达14年的生存获益。 研究纳入1050例N...
图2显示了由ICD升级的CRT-D患者独立预测因子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 CRT量表用于预测从ICD升级到CRT-D患者的死亡率 Cox-regression分析进一步评估ICD升级为CRT-D患者的三个基线独立死亡率预测指标:LVESD≥59mm (HR 2.32, 95%Cl ...
上海2021年11月16日 /美通社/ 近日,波士顿科学宣布其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植入式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产品获得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磁共振(MRI)兼容标签,将为国内广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为“兼容并蓄”的保护:兼顾磁共振成像检查,拓宽患者的疾病诊疗手段,全面提升健康管理。目前,心...
ICDCRTCRTD的适应症 章节副标题 适应症概述 适应症定义:ICDCRTCRTD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医疗设备,通过植入体内来监测和纠正心律失常,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适应症范围:适用于治疗多种心律失常疾病,如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等,对于预防猝死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有显著效果。适应症选择标准:医生根据...
③ICD对血流动力学可耐受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经ATP可终止的室性心动过速进行的不必要治疗.CRT-D与ICD患者相比较,可以明显减少不适当ICD的治疗和电击,且CRT-D术后发生心房颤动,房扑,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可能性较ICD术后明显减少,这一结论,对于CRT-D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提出了更科学的...
ICD/CRT-D远程监测或可有效改善心衰预后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仪(ICD)或带有心律转复除颤仪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D)可有效减少部分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心衰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心衰入院率和其它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来越多心衰患者开始接受带有远程监测功能的ICD或CRT-D治疗。
1、ICDCRT-CRTD的应用,心脏性猝死-心血管病的第一杀手,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的全球死亡率研究计划显示,在非传染性疾病中心血管疾病是首要的死亡原因,其占总死亡原因的30%。,心脏性猝死,作为首位死亡原因,心血管疾患占全部死因的30,WHO在2005年公布数字为17,000,000例. 其中,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
CRT-D(植入式再同步治疗心律转复除颤器)把前面两者相结合,兼具除颤和同步起搏,对于心衰患者的治疗和...
Zeitler等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了2008年至2015年期间近14,000例≥65岁、有HF相关住院病史并接受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或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D)治疗患者的预后。结果按不同年龄段(65-74岁,75-84岁,≥85岁)分层,并调整队列之间的基线差异,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