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不同速率采用的电阻一般有以下几种:1.5K、2.2K、4.7K。 一般大家采用 I2C 使用标准模式即可 ,也就是 100KHz,推荐上拉电阻是 4.7K,当然大家可以用示波器看传输波形,适当调整。 结论:I2C 上拉电阻阻值和电源电压、传输速度、总线电容(负载因素)都有关系,大家根据自己的板子计算一下即可,选取最优电阻阻值,从...
1. 确保线路默认为高电平:I2C总线上的设备通过将线路拉低来表示逻辑0(即传输数据或时钟信号),而当所有设备都释放线路时,I2C总线是回不到高电平(逻辑1)状态。I2C采用的是开漏输出,没有输出(逻辑1)的能力,所以导致需要一个上拉电阻来提供这个必要的拉高,确保在没有设备主动拉低线路时,SDA和SCL线维持在...
首先,它确保了信号线在空闲时的电平状态。I2C总线要求在无操作时信号线应处于高电平,而上拉电阻正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关键。其次,上拉电阻还有效防止了信号线的浮空状态。没有上拉电阻的情况下,SDA和SCL线在设备不驱动时可能处于不确定的状态,这会影响通信的稳定性。而上拉电阻则确保了信号线在设备不驱动时也能...
这主要是因为I2C总线采用开漏输出方式。开漏输出意味着输出端平时处于高阻态,需要通过外部电路(如上拉电阻)来将其拉至高电平。因此,为了确保I2C总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为其接上上拉电阻。为何采用开漏输出?I2C协议允许多主设备与多从设备共存于同一条总线上。若采用推挽输出而非开漏输出,则可能导致主设...
根据I2C协议,端口输出低电平的最高允许电压是0.4V。公式1可以改为: 由式2可以得出:电源电压决定了上拉电阻的最小值。因此,当VDD=5V时,最小上拉电阻约为1.5k;当VDD=3V3时,约为1k。由于I2C总线端口的高电平是通过上拉电阻实现,线上的电平从低变高时,电源通过上拉电阻对线上负载电容CL充电,这需要一定的上升...
然而,若I2C设备引脚采用推挽输出方式,则多个设备连接至同一条总线时可能导致芯片烧毁。I2C上拉电阻的合理选取 在I2C通信中,上拉电阻的阻值选择至关重要。由于I2C芯片的SCL和SDA引脚都存在寄生电容,同时SDA和SCL信号的传输线路也会引入寄生电容,导致整个I2C总线相当于连接了一个负载电容Cl。因此,上拉电阻的阻值必须...
但是,I2C上拉电阻的阻值和封装可不是随便选择的。也是有理论依据的。 二、上拉电阻最小值计算 在数字TTL电路中,通常情况下定义的高低电平电压值如下: “低电平的电压”VL= 0.3 x Vdd “高电平的电压”VH=0.7 x Vdd 所以,我们将I2C设备接到5V系统的电路中时,SDA和SCL的电压高于3.5V时被识别为“高电平”,...
I2C上拉电阻有什么作用、阻值如何确定?目的:保证通讯正常。常说I2C需要加上拉电阻,却不知道为什么需要加上拉电阻?第一是I2C本身的协议决定,空闲时两线均保持高电平状态,能够实现线“与”功能。第二是器件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SCL和SDA引脚内部结构,内部无法提供高电平,只能依靠外部高电平。目前部分器件支持上...
I2C协议使用开漏输出(Open Drain)设计,这意味着信号线只能被拉低而无法主动拉高。为了确保信号回到高电平,必须通过一个外部上拉电阻将数据线连接到电源电压。如果上拉电阻过大,信号上升时间会变长,导致波形变形甚至丢失;如果过小,则可能超过器件的最大电流承受能力,烧毁芯片。趣味性:想象一场拔河比赛 可以把...
上拉电阻是一种电阻器,当外部电路没有输入信号时,它可以将内部引脚的电平拉高至高电平(通常为3.3V 或 5V)。而在 I2C 协议中,上拉电阻连接在数据线的输入端,当总线上没有信号时,它的作用是将数据线拉高至高电平,以防止数据线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4.上拉电阻在 i2c 协议中的应用实例 在I2C 协议中,上拉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