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是指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导致巩膜(眼白)、皮肤、黏膜、尿液等发黄的现象。 正常人体血清胆红素浓度应低于 17.1 μmol/L,当胆红素浓度在 17.1 ~ 34.2 μmol/L 时,肉眼不易察觉,称为隐性黄疸,而胆红素浓度高于 34.2 μmol/L 时,会出现比较明显的黄疸表现,称为显性黄疸。
简介(概述):黄指甲为黄疸,肝胆疾患,这个人可能嗜烟成性,有慢性病变的征兆。 部位:四肢 科室:肝胆外科 检查项目:直接胆红红细胞血 找医院找医生 您出现过此症状吗? 0票 0票 0票 病因 病因:黄指甲可能是患了黄疸,肝胆疾患,也可能嗜烟成性,有慢性病。黄指甲在其他症状出现前出现,即可能意味着某些体内疾病,如...
黄疸是指皮肤、巩膜与勤膜因胆红素沉着所致的黄染。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其中一分钟胆红素(既直接胆红素)低于3.4umol/L时,当总胆红素浓度在34umol/L,临床即出现黄值。血清中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范围而肉眼看不到黄疸时,称为隐性黄疸。观察黄疸应在天然光线下进行,须与服用大量阿的平、胡萝卜素等所致的皮肤黄...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超出了人体的代谢能力,引起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巩膜及其他脏器黄染,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其中生理性基本可自行消退,病理性则需要根据不同病情给予不同治疗。
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某些肝脏病、胆囊病和血液病经常会引发黄疸的症状。通常,血液的胆红素浓度高于2-3mg/dL(34-51)时,这些部份便会出现肉眼可辨别的颜色。隐性黄疸:17~34,轻度黄疸:34~170,中度黄疸:170~340,重度黄疸:>340。 部位: 腹部...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互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但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4μmol/L( .....
陈玲主任医师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学科之前吧,我高度近视,然后左眼看的东西比较薄,而且变形,然后到湖管医院来就医检查,诊断为左眼黄斑裂孔,而且这个空隙比较大,我们就在医院的专家门诊介绍栏里面自己找了,就是陈林医生,因为我看了他擅长的范围和我比较吻合,就医体验我觉得陈里医生还是比较负责,而且医术还...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其发病机制不同,它既可以是生理现象,又可以是病理现象。临床上以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 部位: 皮肤 科室: 皮肤科 检查项目: δ-胆红 1分钟胆 总胆红素 提问 分享 找医院 找医生 您出现过...
归[guī] 赴[fù] 朝[cháo] 廷[tíng] 已[yǐ] 入[rù] 秦[qín] 。 舍[shè] 舟[zhōu] 策[cè] 马[mǎ] 论[lùn] 兵[bīng] 地[dì] ,拖[tuō] 玉[yù] 腰[yāo] 金[jīn] 报[bào] 主[zhǔ] 身[shēn] 。 莫[mò] 度[dù] 清[qīng] 秋[qiū] 吟[yín] 蟋[xī]...
态度: 一般 医术:一般 工作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所在科室: 急诊科 职称: 主治医师 擅长疾病: 多发病、慢性病的诊治和保健以及内科急诊危重病的救治 查看所有医院点评医生简介黄劼,男,主治医师,医学硕士,1998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2000-2004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学习,获取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并接受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