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TTP/1.1中,Cache-Control是最重要的规则,主要用于控制网页缓存,主要取值为: public:所有内容都将被缓存(客户端和代理服务器都可缓存) private:所有内容只有客户端可以缓存,Cache-Control的默认取值 no-cache:客户端缓存内容,但是是否使用缓存则需要经过协商缓存来验证决定 no-store:所有内容都不会被缓存,即不使用...
2.服务器响应 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会返回一个HTTP响应,其中包含所请求资源的内容,以及一些与缓存相关...
Exprires的值为服务端返回的数据到期时间。当再次请求时的请求时间小于返回的此时间,则直接使用缓存数据。但由于服务端时间和客户端时间可能有误差,这也将导致缓存命中的误差,另一方面,Expires是HTTP1.0的产物,故现在大多数使用Cache-Control替代。Cache-Control Cache-Control有很多属性,不同的属性代表的意义也不...
HTTP报文就是浏览器和服务器间通信时发送及响应的数据块。 浏览器向服务器请求数据,发送请求(request)报文;服务器向浏览器返回数据,返回响应(response)报文。 报文信息主要分为两部分 1.包含属性的首部(header)---附加信息(cookie,缓存信息等)与缓存相关的规则信息,均包含在header中 2.包含数据的主体部分(body)...
1.none:不根据参数更新缓存。 2.paramNames:表示根据参数名称更新缓存,多个参数以分号(;)分割,例如:"id;name"。 3.*:表示任何参数改变时,都更新缓存。 1)在页面头部添加以下代码即可: <%@OutputCacheDuration="10"VaryByParam="none"%> 2)发送请求:http://localhost:50441/Cache/One,连续刷新页面两次,将看到...
应用层缓存 而今天的重点就是http缓存即浏览器缓存 2. 浏览器缓存(客户端缓存、http缓存) 定义:利用浏览器存储机制,将一部分数据保存在客户端,从而减少对服务器的请求降低服务器的压力,提升效率。 为什么需要http缓存: 为了减少网络请求的数量和体积,让页面加载更在方便 ...
3 次请求的 HTTP 信息如下图所示,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第一次请求该资源是从服务器获取;第二次(10 秒内)请求该资源是直接从浏览器缓存中获取该资源(没有向服务器确认);第三次(10 秒后)请求该资源时,因为资源缓存时间(10 秒)过期,所以向服务器获取资源,服务器判断该资源与本地缓存的资源没有做更改,所以...
HTTP 缓存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概念和组件:1.缓存标识:URL:URL 是最常见的缓存标识符。如果两个请求的 URL 相同,缓存可以被复用。缓存标头:HTTP 协议提供了一些特定的缓存标头,如 ETag(实体标签)和 Last-Modified(最后修改时间),用于识别和比较资源的不同版本。2.缓存控制:Cache-Control 标头:Cache-...
一、概念 HTTP缓存(特指客户端缓存)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HTTP网络请求时,客户端在本地磁盘内保存的资源副本,当客户端再次向服务器发起HTTP网络请求时,客户端可直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