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LV-Ⅰ感染通常是无症状的,但受染者发展为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几率为1/20,CD4+T细胞的恶性增生可呈急性或慢性,出现淋巴细胞数异常升高、淋巴结病、肝脾肿大的临床表现,也可见斑点、丘疹样小结和剥脱性皮炎等皮肤损伤。强直性下肢轻瘫是HTLV-Ⅰ感染相关的第二类综合征,系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紊乱,表现为两侧...
尽管HTLV-1主要存在于CD4+T细胞中,但在感染者的外周血中,其他类型的细胞也被发现含有HTLV-1,包括CD8+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HTLV-1的进入是通过病毒粒子包膜糖蛋白(SU)的表面单元与其细胞受体GLUT1(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介导的。 病毒相关疾病 恶性肿瘤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HTLV-1也与成人T细胞白血...
尽管HTLV-1主要存在于CD4+T细胞中,但在感染者的外周血中,其他类型的细胞也被发现含有HTLV-1,包括CD8+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HTLV-1的进入是通过病毒粒子包膜糖蛋白(SU)的表面单元与其细胞受体GLUT1(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介导的。 病毒相关疾病 恶性肿瘤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HTLV-1也与成人T细胞白血...
HTLV-1可感染各种体液中的淋巴细胞,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母乳。HTLV-1可通过母婴传播、性接触以及被HTLV-1感染的血液或细胞血液制品、器官移植等途径传播。 HTLV-1感染不同的细胞类型(树突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CD8+ T 淋巴细胞),主要感染 CD4+ ...
引发白血病系一种复杂偶发机制,是一多阶段演变过程,这也是其致癌发病率仅5%的关键,在此过程中病毒首先与CD4+细胞结合并活化受染细胞,细胞膜上表达IL-2受体,进而经病毒的逆转录酶作用形成病毒DNA,并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形成前病毒;在病毒tax基因作用下,CD4+细胞IL-2及其受体的基因开始异常表达,使受染细胞...
相比之下,艾滋病病毒(HIV)则以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艾滋病(AIDS)而臭名昭著。HIV主要攻击并破坏体内的CD4+T淋巴细胞,使人体丧失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从而易受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侵袭。HIV的传播途径与HTLV相似,但HIV的致病过程更为迅速且复杂,从感染到发病可经历数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无症状期(潜伏期)。
HTLV-I感染的细胞主要是CD4+淋巴细胞,但在特定条件下可感染非T淋巴细胞,如B淋巴细胞,甚至可感染骨髓干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细胞培养上,HTLV-1感染可诱导T细胞永生化。HTLV-I感染的脐带T细胞可持续生长,并表达DR蛋白,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量增加,而对外源性白细胞介素-2的依赖性降低。这些特性与ATL患者的...
图1:IL-6的丢失会加速HBZ-Tg小鼠的炎症和淋巴瘤的形成。(来源:PNAS) 02 HBZ-Tg / IL-6 KO小鼠体内产生IL-10的CD4 + T细胞增 为了确认HBZ-Tg/ IL-6 KO小鼠的免疫表型,研究人员接下来分析了CD4 + T细胞中的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分离来自4周龄...
HTLV病毒,包括HTLV-Ⅰ和HTLV-Ⅱ,通过其表面的包膜糖蛋白与易感细胞的CD4分子结合引发感染。这种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细胞转化并恶变,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显示,HTLV-Ⅰ和HTLV-Ⅱ不携带已知的病毒癌基因(V-onc),也不会激活邻近的细胞癌基因,因此不会像某些RNA肿瘤病毒那样直接诱发癌变。HT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