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RR时,需要保证两组患者中所有个体的观察时间都相同,所以RR对某些入组时间不能保证一致的研究是不合适也是不准确的,而HR测量的是瞬时的效应大小,跟个体随访时间长短无关,因此使用HR指标是更合适的,尤其在一些大型的药物临床实验中。 综上所述,RR、OR和HR的基本含义是相似...
RR、OR、HR别再分不清啦 RR、OR、HR是临床研究中常用的三个统计指标,它们不仅名字相似,代表的意义也相近,因此经常被搞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理清RR、OR和HR的含义、使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一、RR 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又称为率比(rate ratio),是用于估计暴露与...
OR=1表示该因素对疾病无影响;OR>1表示暴露增加疾病风险,该因素是危险因素;OR<1表示暴露降低疾病风险,该因素是保护因素。2、风险比(Hazard Ratio, HR)HR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在特定时间点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HR可视为考虑时间因素的RR,常用于生存分析,估计某因素对死亡、缓解或复发等风险的影响倍数。其计算...
RR,即风险比,也被称为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它表示的是两种不同情况下某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的比值。而OR,即比值比或优势比,同样描述的是两种情况下的某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之比。以一个四格表为例,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RR和OR的计算公式。在四格表中,a、b、c、d分别代表四种不同情况的人数。
具体公式为:RR = 暴露组的发病率 / 非暴露组的发病率。📊 比值比(OR) 比值比(OR)用于研究病例与对照在特定暴露因素上的差异。它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暴露与非暴露的比例来计算。公式为:OR = (病例组中暴露人数 / 非暴露人数) / (对照组中暴露人数 / 非暴露人数)。
在临床研究中,RR、OR和HR是三个常用的统计指标。它们之间名字相似,意义也紧密相关,但各自有着独特的使用场景和注意事项。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三个指标的含义及如何正确应用它们。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亦被称作率比(rate ratio),是衡量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的重要统计指标。其分析方式直观明了,...
OR=(A/B)÷(C/D)=AD/BC。RR和OR两个公式的区别,A/(A+B) 指暴露于某因素发生某事件的风险;A/B 指暴露人群中病例的比例,C/D指非暴露人群中病例的比例,所以OR也被称为优势比。当疾病非常罕见时,OR常可作为RR的近似值。OR通常适用于病例对照研究,也可以运用于前瞻性的研究(当观察时间相等时)。L...
当队列研究的结局罕见时,也可以计算OR值(暴露组发生结局人数/未发生结局人数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来估计预测因素和研究结局间的关联大小。HR、RR、OR 3种不同关联指标的含义、对应的结局频率计算公式以及适用场景等见表 2。 一般来说,OR值与RR值之间不能互相替代。但所研究疾病(结局)较为罕见,其发生比例低于10%...
当RR等于1时,表示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无关联;若RR大于1,意味着暴露因素与结局呈正相关,可能为危险因素;而RR小于1,则暴露因素与结局呈负相关,可能为保护因素。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比较了病例组与对照组中暴露因素与非暴露因素的分布差异。OR的值越大,暴露的效应和暴露与结局的...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我们不仅可以使用比值比(OR)来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还可以利用率比(RR)来进行类似的分析。RR和OR的应用场景不同,前者用于前瞻性研究,后者用于回顾性研究,且计算方式有所不同。尽管两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得出相似的结论,但它们的解读和应用仍需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数据进行。从RR与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