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1C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颗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旨在提供高精度的雷达成像服务。这颗卫星的质量达到890千克,运行在500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上,轨道的降交点地方时为上午6时。HJ-1C卫星与HJ-1A/B卫星共同构成了中国卫星星座的初期阶段。HJ-1C卫星搭载了6*2.8米的可折叠式网状抛物面...
HJ-1C卫星,作为中国首颗民用雷达卫星,开创了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的先河。卫星的总质量为890千克,轨道参数为500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具体降交点地方时为上午6时。这一特性使其与HJ-1A和HJ-1B卫星共同构成了第一阶段的卫星星座。HJ-1C搭载了6*2.8米可折叠的网状抛物面天线,该天线将...
2014 HJ-1-C 卫星 SAR 系统的内定标 杨 震* 杨汝良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北京 100190) 摘 要: HJ-1-C 卫星是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星座中的一颗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 目前已在轨运行。 其SAR 系统采用网状反射面天线和集中式功率放大器, 且具有星上在轨内定标的功能。 该文详细介绍了 HJ-1...
传统软件帧同步算法在处理不包含同步字的大量连续无效数据时,效率较低,为了提高帧同步处理速度,满足HJ-1C及后续高码率卫星实时处理要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逆向搜索的实时软件帧同步算法,该算法通过数据分组和逆向搜索,避免了对大量连续无效数据的同步字检测,大大提高了帧同步处理速度,HJ-1C 卫星数据最大处理速度可达15...
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对地遥感观测的重要技术手段.作为民用星载SAR的第一颗卫星,HJ-1C卫星即将发射,因此文中针对其成像处理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工作,包括精确的斜视等效距离模型下的扩展ECS(extended chirp scaling)算法的补偿因子、三次相位误差补偿因子形式的分析,快速的回波数据模拟算法...
HJ-1C卫星是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领域的一个重要成员,它被专门设计为一颗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这款卫星重量达到了890千克,其运行轨道极具特色,位于500公里的高度,采用的是太阳同步轨道,其降交点地方时设定在每天上午6时。这种轨道配置使得HJ-1C能够持续提供高精度的地球观测数据,尤其对于地表...
HJ-1C卫星搭载了一种独特的6x2.8米的可折叠式网状抛物面天线,这是一种设计精巧的组件,它在卫星成功进入轨道后会自动展开,确保了有效的信号接收和传输。卫星的核心装备是S波段SAR雷达,它拥有两种工作模式:条带模式和扫描模式。在条带模式下,其成像带宽度能达到惊人的40公里,而在扫描模式下,这个...
结果表明:(1)HJ-1卫星CCD数据的大气校正明显消除了大气在可见光波段的"增加"效应;(2)大气校正后的HJ-1卫星CCD地表反射率数据与MODIS地表反射率产品在植被和居民地的地表反射率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且大气校正后的HJ-1卫星CCD数据4个波段在这两种地物上的误差大部分不超过20%;(3)大气校正增大了植被NDVI和其他...
研究从HJ-1的CCD数据出发,利用暗目标法反演出AOD并制作了AOD分布图,AOD经过标高订正和湿度订正,得到近地面“干”消光系数(AODSEC-RH),AODSEC-RH与地面观测站点PM10比较分析,建立了AODSEC-RH与PM10之间的模型关系,根据AOD与AODSEC-RH以及AODSEC-RH与PM10之间的关系,对AOD分布图经过波段运算得出PM10卫星遥感监测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