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说说ANANDA NANO的直推体验。目前主流的手机和电脑声卡作为前端,是可以直推这个耳机的。而在直推情况下,ANANDA NANO依然具有平板振膜单元特有的灵敏度和敏捷性,对音源输入的响应可以说是指哪打哪,立响立停。而在音色质感上,三频均衡,尤其具有一种中性偏温暖的润感。这种直推听感,对于流行人声、ACG等主...
由于ANANDA NANO阻抗更低灵敏度更高,实际体验下来的确是要比ANANDA隐形磁体版更容易驱动。事实上ANANDA隐形磁体版虽然被大家称作是直推耳机,但也只是在直推的情况下能够提供一个比较良好的声音框架以及素质表现而已,虽然力度感不强,但也不至于像其他大多数大耳一样在手机直推时明显的软弱无力。当换一个大推力前端...
但单从声音素质、易推性而言,包括最新推出的NANADA NANO在内,不少人在听过ANANDA各型号耳机后反倒都会惊讶于其不输旗舰产品的完成度和宽松感的表现,乃至有些人直接就用ANANDA退烧了,例如我就是其中一员。
当你戴上 ANANDA NANO,按下播放键的那一刻,就仿佛开启了一场震撼心灵的音乐盛宴。 ANANDA NANO的阻抗14欧,灵敏度为94dB,只要不是太差的手机都可以驱动。要是再配上一根小尾巴,就可以让ANANDA NANO释放出大部分的功力。 楼主用山灵的H2便携解码一体机和马兰士的CD6007CD机来分别体验ANANDA NANO。 先来一首192kH...
单看配置,全新一代HIFIMAN ANANDA-BT似乎可以完美匹配我的使用需求,高品质蓝牙连接配合手机让我可以随时播放Apple Music等APP上的高品质流媒体音乐。高级R2R DAC解码与AMP耳放驱动「隐形磁体+纳米振膜」平板耳机的搭配在一众更高端的HIFIMAN台式「西装系统」上已经证明自己的好声。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九段果断入手了这...
总体来说,HIFIMAN ANANDA NANO不仅在设计上继承了品牌的经典美学,更在技术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尤其是纳米振膜与隐形磁体技术的结合,使其音质表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是对音质有着严苛要求的发烧友,还是追求便携与性价比的日常使用者,HIFIMAN ANANDA NANO都能提供满意的答案。它以均衡的音质表现、出色的便携...
老哥们,hifima..最近想入手个ananda,但这是hifiman的平板耳机(叠bulf了),对其寿命略感堪忧,想问一下各位老烧在没有跌落等损伤,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这耳机能正常使用多久呢大概?
ANANDA隐形磁体版的耳罩采用了非圆形设计,类似于水滴状的结构也更符合人耳结构。耳罩这种非对称性结构搭配可伸缩设计的混合结构头梁,也能进一步保证不同用户佩戴时,能够更好的贴合人体头部曲线。ANANDA隐形磁体版的耳垫也有很特色,外侧使用了质感不错的皮革材料,而贴合人脸的一侧,则采用了高透过性材料。不同材料...
回到文章开头,我之所以说HIFIMAN ANANDA NANO并不是简单的套娃,主要在于其对于「内在」的升级。相较于前代,ANANDA NANO的频响范围升级到了5Hz-55kHz,灵敏度提升至94dB,而阻抗则降低到了14Ω,简单说来,它比前代更好推,理论上,在相同设备和相同音源的前提下,ANANDA NANO的潜力也更容易被挖掘出来。更何况...
ANANDA NANO有多强大,从它的频响范围就可见一斑,达到惊人的5Hz-55kHz! 之所以能拥有如此出色的音质表现,离不开其背后的两项核心技术 —— 纳米振膜和隐形磁体 。 纳米振膜技术,是 HIFIMAN 的一大技术王牌,被广泛应用于旗下众多高端耳机产品中。它采用了厚度接近纳米级别的超薄振膜,这种振膜具有质量极轻、强度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