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nd同位素解耦现象是指花岗岩中的铪同位素组成与钕同位素组成之间的差异。一般情况下,铪同位素和钕同位素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高铪同位素含量的岩石通常也具有高钕同位素含量。然而,在一些特殊的地质环境中,铪同位素和钕同位素会发生解耦现象,即出现铪同位素富集而钕同位素亏损的情况。 南岭花岗岩中普遍存在hf-nd...
内容提示: 2007 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暨化学地球动力学研讨会・武汉要P GP蠢赣西北地区不同时代花岗岩N d—H f同位素解耦的现象及其思考钟玉芳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武汉4 300 7近年来, 锆石的H I同位素在示踪花岗岩的成因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由于S m-Nd、Lu-Hf 体系具有相似性, 导致N d与H...
南岭西段印支期花岗岩Hf-Nd同位素解耦现象及岩石成因意义 南岭西段的苗儿山和越城岭花岗岩体为两个加里东-印支-燕山的复式岩体,本次研究对这两个岩体中的小木楠岩体和戈洞坪岩体开展了锆石原位SHRIMP U-Pb定年,分别获得了228±4Ma和224±4Ma的谐和年龄,代表了该区印支期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它与南岭东 赵葵东,...
然而位于该区西北部的花岗岩体,如禾木岩体、友谊峰岩体等,和东部的可可托海岩体具有负的全岩Nd同位素初始值和正的锆石Hf同位素初始值,表现出Nd-Hf同位素解耦的特点.其全岩Nd同位素初始值变化较小,147Sm/144Nd 比值大于平均大陆地壳值,与εNd(t)没有相关关系.这些Nd-Hf同位素解耦的花岗岩岩体显示较小的轻重稀土分...
五大连池玄武岩没有呈现Hf-Nd同位素解耦现象,表明其岩石圈地幔源区含金云母石榴子石相橄榄岩的熔融程度很低。在其低程度部分熔融过程中,金云母等易熔相易于发生熔融,从而使得产生的熔体具有高钾特征,而石榴子石等难熔组分没有发生熔融,导致五大连池玄武岩具有低的Lu/Hf比值和没有出现Hf-Nd解耦现象。
准噶尔花岗岩锆石Hf-O同位素解耦:地壳的快速循环与成熟花岗岩岩石类型地幔组分同位素增生型造山带出露大量的新生地壳组分,是大陆地壳生长最显著的地区.其新生地壳组分的起源是理解大陆地壳生长的关键.但是,这些新生地壳组分具有非常亏损的放射性同位素(如Sr-Nd-Hf 同位素)特征,与亏损地幔值接近.因此,放射性同位素很难...
这样在岩石变质和岩浆作用过程中,有可能Hf和0之间并不存在预想的线性关系,即存在Nd-Hf同位素的解耦。图3下地壳麻粒岩的Nd 12、-Hf同位素变异图但是,尽管局部地区存在Nd-Hf同位素解耦的实例,但下地壳麻粒岩Nd-Hf同位素间的线性关系仍非常清楚(图3),表明在宏观尺度上,石榴石可能并未进入熔体相,或者在下部地壳中,...
本文对五大连池玄武岩进行了系统的主微量,Re-Os,Sr-Nd-Hf同位素及铂族元素的研究工作.Re-Os同位素和铂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五大连池玄武岩在岩浆上升过程中可能遭受了2~8%的下地壳物质混染,该程度的地壳混染对其主微量元素及Sr-Nd-Hf-Pb同位素影响甚微.五大连池玄武岩没有呈现Hf-Nd同位素解耦现象,表明其岩石圈地...
而花岗斑岩脉相对高的ε_(Nd)(t)值(-5.0~-4.3),则可能归结于酸性与基性岩浆的混合作用,从而造成全岩Nd和锆石Hf同位素解耦。镁铁质暗色包体全岩ε_(Nd)(t... 郭佳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被引量: 0发表: 2019年 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徐淮地区940~890 Ma基性岩:岩石成因和地球动力...
1.2Nd-Hf同位素的相关性和解耦 Sm-Nd、Lu-Hf体系的相似性导致Nd与Hf同位素间呈现正相关(Vervoort and Patchett,1996),并提出εHf(t)≈2εNd(t)的关系式。但这两个体系仍存在一定的差别:(1)在部分熔融过程中,Lu/Hf元素的比值变化范围要大于Sm/Nd的变化范围。同时,176Lu的半衰期(36Ga)要比147Sm的半衰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