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述共识基础上,本共识采用以下HCC“分级预防”定义:HCC一级预防,防止可导致HCC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普通人群初始侵害的措施;HCC二级预防,对于已具有慢性肝病背景(本共识主要关注HBV/HCV慢性感染)患者的HCC危险因素所采取的控制措施,目的是减少...
对于HCVRNA阳性的HCC患者,在肝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标准抗HCV治疗方案,即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参考《丙型肝炎防止指南》,由专科医师制定治疗方案)。 而对于HCVRNA阴性的HCC患者,是否应预防性治疗,目前没有相关研究。由于近期丙肝的治疗有巨大进展,待副作用小的口服抗丙肝药物普及后,相信对HCV相关性HCC患者...
HBV相关HCC:肝切除前抗病毒治疗能降低早期复发风险? 2018年8月,发表在《JAMA Surg》的一项由中国和美国学者进行的研究,考察了术前抗病毒治疗(AVT)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肝切除术后的早期复发、微血管侵犯之间的相关性。 重要性: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微血管侵犯(MVI)的发...
然而,检测不到HBV DNA的合并感染患者和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之间没有观察到肝硬化、HCC或死亡的风险差异。 多变量Cox分析显示,与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相比,可以检测到HBV DNA的HBV/HCV合并感染患者有更高的肝硬化机率(89%),更高的HCC机率(112%)和更高的死亡机率(62%)。与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相比...
摘要:目的了解HBV、HCV、在HCC发生中的病因作用以及两种病毒的相互关系.方法 70例原发性肝细癌(HCC)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HCC组中HBsAg和抗-HCV阳性率分别为81.42%及1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71%和2.14%.HBsAg阳性或抗-HCV阳性以及两者均阳性时发生HCC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9.75、27.3和82.00.结论 HBV感染除可...
结论:在HBV相关肝硬化患者中,基线和治疗中ALT水平与ETV治疗5年时达到亚肝硬化LS或ETV治疗超过5年后进展为HCC的风险不相关。在ETV治疗5年时实现亚肝硬化LS与ETV治疗超过5年后进展为HCC的风险较低独立相关。 (选题审校:李欣亚 编辑:常路)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
摘要: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癌症死亡率中居第三位,全世界每年约有25万新发病人,其中43.7%发生在中国.WHO(1983年)肝癌预防会议指出,乙肝病毒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有密切关系,两者相关性高达80%[1].我国80%~90%的肝癌患者有HBV感染的背景[2],因而针对合并HBV感染的HCC的治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持续的病毒学抑制与临床预后改善有关,且已发现HBV DNA值增高强烈预示着进展至肝硬化和HCC的风险增加。在大部分患者中,目前的治疗没一个可达到HBsAg丢失或血清学转换。此外,现今的抗病毒治疗并不以保护性免疫反应和受感染肝细胞内持续存在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为靶目标。因此,目前治疗的目标是获得长久的病毒控制...
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双重感染者发生肝细胞癌(HCC)的风险显著高于单独感染者(2-3倍)。干扰素+利巴韦林(PEG-IFNα+RBV)治疗可在短期内治愈HCV感染,且可显著降低HCV相关的HCC风险和死亡率。 为探讨PEG-IFNα+RBV联合用药是否可减少HCV-HBV双重感染者的HCC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来自台湾大学公共...
结论:在校正了混杂因素和偏倚的HBV队列中,他汀使用与HCC风险降低32%相关。同时使用NA和他汀具有额外的HCC化学保护作用。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来调查NA使用者中他汀的潜在使用情况。 (选题审校:顾歆纯 编辑:吴刚)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