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I:UCI的信息系几乎全员搞HCI,据说氛围很好;有人做autism项目,在我兴趣点上;但俩项目都有点问题,MHCID一年制、不能招国际生(被移民局认为是个online项目,没法发i20),MS Informatics强研究导向(pre PhD),我没勇气all in研究所以还是算了 加拿大:本来打算试试bcpnp,计划申SFU SIAT、CDM MDM加一个UToronto信息学...
school research做足,不要仅仅局限于官网,多看看reddit等国外社交媒体在读学生/alumni的看法,这样会对学校有个比较多角度的了解,也大概率会找到些学校很unique的traditions,写在why school中就会比较亮眼。 选和自己匹配的学校,这个匹配不仅仅是成绩上,也应该是自己和学校整体的vibe匹配,写文书的时候最好去突出这一点...
所以我只能更加投入:用Reddit上的专业分析、教授评价网站上的留言、每个学校的Student Government的Twitter账号内容,来淹没原本就在下沉的我。庆幸的是,这个『淹没即将溺水的人』的Approach最终帮助我成功赋予了申请季意义——当我的脑海中只留下了对每个大学如饥似渴的了解、对它们逐步增长的兴趣,申请就不再决定于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