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及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是我国指南中明确提及具有心血管获益的两类药物1,具有不同的降糖及心血管保护机制且各具优势,二者均可单用或联合用药,在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及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胰高糖...
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尤其适用于合并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伴有高危及以上的心血管风险的糖尿病患者,可以作为优先选择的降糖药使用。 SGLT-2抑制剂:从控糖到心肾保护 选择性抑制肾小管SGLT-2受体,阻止葡萄糖的重吸收,从而通...
如果说二甲双胍是“老派绅士”,那么GLP-1受体激动剂和SGLT-2抑制剂就是“新潮科技达人”。两者相比,新型降糖药确实在多个方面表现更优:降糖效果:GLP-1和SGLT-2药物的降糖能力不逊于二甲双胍,甚至在某些患者中更胜一筹。心血管保护:SGLT-2抑制剂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方面独具优势,而GLP-1受体激动剂也能显著...
体重管理与生活质量:Tirzepatide的独特优势在体重管理方面,Tirzepatide(一种双重GIP/GLP-1受体激动剂)显示出了最大的减重效果(平均差异-8.57 kg),而SGLT-2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也在减重方面表现优异。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和tirzepatide均显示出了积极作用,尽管未达到最...
GLP-1Ras:在整体人群中,GLP-1Ras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22%(HR = 0.78;95% CI = 0.63–0.97; I2 = 25%; 2项研究),<65岁和≥65岁年龄亚组间没有差异。 SGLT-2抑制剂:在整体人群中,SGLT-2抑制剂没有看到心血管死亡风险的显著降低(HR = 0.81; 95% CI = 0.64–1.03; I2 = 66%; 2项研究);但...
近日,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网络荟萃分析表明,SGLT2抑制剂与GLP-1受体激动剂均可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其中SGLT2抑制剂对老年患者具有更强的心脏保护作用,但随着年龄增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程度较低;而与GLP-1受体激动剂对年轻患者心脏保护作用更强,但随着年龄增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作用更大。
🔬 SGLT-2i(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通过与葡萄糖竞争性结合转运蛋白,有效抑制肾脏近曲小管SGLT-2的活性,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中葡萄糖的排泄,从而降低血糖。💉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类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通过激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发挥...
对于多次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来说,使用GLP-1激动剂和SGLT2抑制剂都是相对安全的。这两种药物都是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选择,它们各自通过不同的机制帮助控制血糖、促进减重以及可能减少胰岛素的需求。 GLP-1激动剂通过模仿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作用来工作,这种肽在人体内有助于刺激胰岛素的产生和抑制胰高血糖素...
一项来自梅奥诊所的研究表明,脑卒中后使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或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有助于降低后续心血管事件风险和死亡率。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分析了罗切斯特流行病学项目中2000~2022年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入院的7044例患者,平均年龄72岁,男性占52%,94%为白人。
近些年来,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频传好消息。 比如近日一项美国研究表明,这两类药均与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恶化减少相关,并且两类药物在这方面的效应差异不大。 不过研究者也表示,该研究为观察性研究,结果需谨慎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