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服制剂方面,目前唯一上市的口服GLP-1RA为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Rybelsus),通过在原多肽分子基础上加入吸收促进剂N-(8-[2-羟基苯甲酰基]-氨基)辛酸钠(SNAC)实现:1)短暂提升胃内局部pH值,减少胃蛋白酶对多肽药物的降解;2)与多肽药物形成疏水性离子对,改善透膜能力,从而增加口服多肽给药途径的生物利用度。作...
“GLP-1类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通过与GLP-1受体结合,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司美格鲁肽是由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原研开发的一种长效胰高血糖素样多肽┦芴寮ざ粒壳癗MPA批准的Wegovy是中国唯一获批的原研司美格鲁肽产品。司美格鲁肽 2022年原研专利到期后,多家研发机构/申办方...
从GLP-1药物的创新类型来看,全球GLP-1研发仍以1类新药为主,占比73%,改良新药和类似药分别占比14%和13%。GLP-1药物研发领域呈现出一类新药、改良药和类似药齐头并进的局面。GLP-1各类型药物通过技术创新、治疗方案优化、成本效益提升等方式,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将推动整个GLP-1药物市场的持续发展与繁荣。
这些药物通过模拟内源性 GLP-1 的作用起作用,但以超生理剂量起作用,从而对食欲抑制产生更强和更持久的影响。 除了在体重管理中的作用外,GLP-1受体激动剂还显示出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特性,在减少神经炎症方面具有潜在益处。小胶质细胞中的 GLP-1受体信号转导有助于将这些免疫细胞从促炎状态逆转为抗炎状态,从而减少...
目前,国内减重领域拔得头筹的GLP-1药物是华东医药(000963.SZ,股价32.04元,市值562.12亿元)的利拉鲁肽及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其中,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早在2016年就已上市。作为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GLP-1RA,仁会生物的谊生泰本具有相当的市场空间,但2018年之后,随着长效GLP-1RA陆续上市,谊生泰一天三次的...
在《GLP-1 受体激动剂的研发进展及商业前景》圆桌论坛上,与会嘉宾分享了当下爆红出圈的GLP-1药物的研发趋势、推广普及、产业链投资机遇、出海及专利等重要问题。质肽生物创始人兼CEO张旭家认为,GLP-1药物开发的迭代方向有三个,即药效、安全性和价格。当GLP-1已经具备消费品属性,应用于健康人群时,市场对它的...
代谢性疾病领域创新企业糖吉医疗CEO左玉星告诉“医学界”,国内GLP-1赛道已经可以用“卷”来形容,甚至比PD-1更“卷”,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GLP-1药物的研发进度和产能会得到释放,价格也有望逐渐降低。 沈卫军也在上述活动现场表示,“尤其是GLP-1领域,...
近年来,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得到了产业的广泛关注。在治疗糖尿病外,研发人员们发现它在减肥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在30年前,GLP-1受体激动剂的开发领域完全是另一副景象,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的研发瓶颈令科学家们在数年内都束手无策,而其潜在的“副作用”也令其一度被打入冷宫。
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的研发是全球公认的黑洞,而以上两款药物的成功突围也为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的研发注入一剂强心针,名列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也是实至名归。04 结语 科技服务于人类,科学的进步是人类的福祉。以上3项科学突破更是2023年度的佼佼者,在这三大领域,将有无数的患者因此获益。参考文献:[1]https://www....
相较于国产GLP-1药物研发企业的长周期性,上游原料药企、载体供应商以及CDMO服务商等已吃下第一波红利。面对GLP-1类药物的市场潜力,国内GLP-1药物产业链下游制药公司纷纷加快步伐,抢滩市场。信达生物:手握全球首个进入临床III期的GLP-1/GCG双靶激动剂 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肥胖或超重适应症已经于2022Q4进入III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