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蓬松度和清洁度 蓬松度和清洁度也是GB18401c类羽绒服的重要标准。蓬松度是羽绒的弹性程度,越高表示羽绒质量越好,保暖效果也越好。清洁度则反映了羽绒的清洁程度,高清洁度的羽绒能有效减少过敏和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在检测过程中,通过抖动羽绒样品测量其蓬松度,重复三次取平均值。清洁度则是通过比较羽绒样品...
因此,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C类羽绒服是可以穿着的。 穿着建议:虽然C类羽绒服可以穿,但由于其不是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建议在内搭一件打底衣物后再穿着羽绒服,以减少皮肤与羽绒服的直接接触。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皮肤,同时也有助于保持羽绒服的清洁和保暖性能。 注意事项:在购买和穿着C类羽绒服时,建议仔细检查产...
意思是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从2005年1月1日起国家就开始全面实施强制性标准——《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该规范对服装的色牢度、甲醛含量、偶氮染料、气味、PH值等5项健康安全指标都作出了详细规定.新生产的符合该规范的服装,要带有“GB18401-2003”的标识.即将服饰纺织品分为A、B、C三类,分别是婴儿用品、直接...
看充绒量:充绒量单位是克,根据衣物厚度选择,轻薄款40~90克,加厚款180克以上,酷寒级别可达200-300克甚至更高。🛡️ GB18401-C类羽绒服的安全性和重要性 GB 18401-C类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适合成人穿着,安全有保障。 安全类别决定了羽绒服的穿着安全性,这可是不能忽视的! 绒子含量和充绒量直接影响保...
GB18401-2010是我国的国家标准,适用于各类纺织产品,包括羽绒服。这个标准不仅规定了基本的安全技术规范,还设定了羽绒服的各项检测标准。像充绒量、含绒量、蓬松度、清洁度这些重要指标,都是羽绒服质量的重要参考。通过这些检测,我们能更好地了解羽绒服的品质,确保自己买到的是安全、保暖的产品。
GB18401 C类的羽绒服在实际表现上有其特点。C类指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这类羽绒服在面料等方面符合相应安全标准,但与A类(婴幼儿用品)、B类(直接接触皮肤产品)相比,对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宽松一些。在保暖性能上,GB18401 C类只是对安全方面的规定,羽绒服保暖主要取决于含绒量、充绒量和蓬松度...
1. 羽绒服符合GB 18401-2010 C类标准,这一标准涉及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安全性。2. C类标准适用于如羽绒服、毛衣和围巾等服饰,确保这些产品对人体无害。3. GB 18401-2010将纺织品安全技术要求分为三个等级:A类针对婴幼儿,B类适用于直接接触皮肤的衣物,C类适用于非直接接触皮肤的衣物。4. ...
从保暖性能看,羽绒服好不好关键在于含绒量、充绒量和蓬松度等指标,而非GB18401的类别划分。如果该C类羽绒服含绒量高、充绒足、蓬松度好,保暖效果就不错。不过,C类羽绒服由于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在面料亲肤性上可能相对弱一些。比如一些C类羽绒服面料为保证防风防水,质感偏硬,贴身穿可能...
GB18401 C类标准下的羽绒服质量有一定保障,但不能简单用“行”或“不行”来评判。GB18401 C类指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在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等方面有相应规范要求,只要符合该标准,在这些基本安全指标上是达标的。然而,羽绒服质量不仅取决于此标准。羽绒服关键质量指标还包括含绒量、充绒量和...
GB18401 C类标准的羽绒服,在品质方面有其特定要求与特点。GB18401 C类指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这类羽绒服在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等方面需符合相关规范。甲醛含量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障穿着者健康;pH值也有适宜区间,避免对皮肤产生刺激;染色牢度要达到相应标准,防止穿着和洗涤过程中出现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