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S 35. 080L 77I i5E , j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6260.1- 2006/ISO/IEC 9126-1:2001 代替GB/T 16260- 1996软件工程第 I 部分:质量模型产品质量Software enginee ring- Product quality-Part 1 :Quality model<ISO/ IE C 9126-1:2001, IDT >2006-03- 14 发布2006-07-01实施中 华人民 共...
GB/T 16260的本部分描述了关于软件产品质量的两部分模型:a)内部质量和外部质量,b)使用质量。模型的第一部分为内部质量和外部质量规定了六个特性,它们可进一步细分为子特性。当软件作为计算机系统的一部分时,这些子特性作为内部软件属性的结果,从外部显现出来。本部分并没有在低于子特性的层次上详细阐述内部质量和外部...
内容提示: ICS 35.080L 77I i5E ,j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6260.1-2006/ISO/IEC 9126-1:2001 代替GB/T 16260-1996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第 I部分:质量模型Software engineering- Product quality-Part 1 :Quality model2006-03-14发布 2006-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国家标准化...
《GB/T 16260.1-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1部分:质量模型》与《GB/T 16260-1996 信息技术 软件产品评价 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相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质量模型的结构化改进:2006版标准对软件质量模型进行了重新组织和定义,引入了更加结构化的质量模型框架。它将质量特性细分为内部质量、外部质...
结果1 题目 甲软件系统每年因故障中断10次,每次恢复平均要20分钟,乙软件系统每年因故障中断2次,每次恢复平均要5个小时。根据《软件工程产品质量GB/T16260-2006》中可靠性(Reliability)和有效性(或可用性,Availability)的定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系统的可靠性比乙系统高,可用性比乙系统差 B.甲系统的...
《GB/T 16260.1-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1部分:质量模型》GB/T的本部分描述了关于软件产品质量的模型,适用于软件产品的开发、质量评价。 状态:作废
标准号:GB/T16260.1-2006(已作废) 中文标准名称: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1部分:质量模型 英文标准名称:Softwareengineering--Productquality--Part1:Qualitymodel 中国标准分类号:L77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8 部分代替标准:GB/T16260-1996 被以下标准代替:ISO/IEC9126-1-2001,等同采用 ...
标准号:GB/T 16260.1-2006中文标准名称: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1部分:质量模型英文标准名称:Software engineering - Product quality - Part 1: Quality model标准类型:L77发布日期:2006/3/14 12:00:00实施日期:2006/7/1 12:00:00中国标准分类号:L77国际标准分类号:35.080适用范围: GB/T 16260的本部分描述了...
在GB/T16260-2006中,提出了质量途径的概念,一般来说,质量途径的顺序是(1)。产品质量分为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通常通过以下(2)方法来评价和度量这三类型质量。 ①过程质量属性测量 ②使用质量属性测量 ③内部质量属性测量 ④外部质量属性测量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请帮忙给出...
根据《GB/T 16260.1―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中第1部分质量模型的所述内容,软件产品外部和内部质量的质量模型将软件质量属性划分为6个特性(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和可移植性),并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子特性。 因此,正确答案为C。结果一 题目 GB/T 16260―1996给出的质量特性中,不包括( )。 A.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