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是一种口腔局部感染,是在拔牙术后(特别是下颌复杂磨牙拔除术后),由口腔细菌引起的骨创感染,最常发生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发生率在 5~30% 之间。 主要表现为,拔牙后 2~3 天,牙槽窝剧烈疼痛,并向四周放射,同时伴有令人作呕的异味。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干槽症】,到底是什么 蓝璘 主治医师 北...
蓝璘主治医师 北大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干槽症,是拔牙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最常发生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一般在拔牙后3-5天开始出现,与手术创伤较大、拔牙后创口护理不佳、以及患者身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有关。典型的症状包括牙槽窝干燥、出现恶臭味,由于骨面是完全裸露的,往往伴有剧烈疼痛,疼痛有时放散到同...
发病原因有多种学说,目前均不能全面解释干槽症的发病及临床表现。 1.感染:但迄今为止,单一的病原菌尚未发现。多数学者认为干槽症是一种混合感染,厌氧菌起重要作用。 2.拔牙创伤:复杂拔牙,创伤大、时间长,发生干槽症几率较高。 3.性别: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5倍。 4.年龄:随年龄增高发生率增加。 5.口服避孕药...
干槽症是一种口腔局部感染,是在拔牙术后(特别是下颌复杂磨牙拔除术后),由口腔细菌引起的骨创感染,最常发生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发生率在 5~30% 之间。主要表现为,拔牙后 2~3 天,牙槽窝剧烈疼痛,并向四周放射,同时伴有令人作呕的异味。 查看百科详情 ...
干槽症(dry socket)是一种口腔局部感染,是在拔牙术后(特别是下颌复杂磨牙拔除术后),由口腔细菌引起的骨创感染,可导致剧烈疼痛。干槽症最常发生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发生率在 5~30% 之间。容易发生干槽症的患者包括: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年龄大于 24 岁的人群、吸烟者、口腔卫生差的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
干槽症也叫做纤维蛋白溶解性牙槽炎、牙槽骨骨髓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干槽症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口腔细菌引起的骨创感染。创伤和感染及拔牙窝大是干槽症的主要病因。干槽症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的疼痛,...
干槽症,又称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口腔干燥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它可能并发多种疾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原因: 1. 龋齿:口腔干燥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唾液中的抗菌物质和矿物质无法有效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从而增加了患龋齿的风险。 2. 牙周病:唾液具有清洁牙齿和牙龈的作用,缺乏足够的唾液会导致牙菌...
干槽症又称局限性牙槽骨炎、纤维蛋白溶解性牙槽炎,可以发生在任何拔牙创口,以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发生率最高,文献报道的发生率高低不一,多数报道为5%~30%;一般在术后2~3天出现,牙槽里的血块脱落之后,牙槽骨直接暴露于口腔环境,愈合过程受到影响;患者拔牙区域发生疼痛、口臭、肿胀等现象。
干槽症主要指的是拔牙创的急性感染。可出现剧烈疼痛、牙槽内血块、有腐臭味、下颌下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该疾病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治疗主要通过彻底清创,隔离外界刺激,以促进愈合。 1.剧烈疼痛:一般在拔牙后2~3天左右,拔牙的位置会出现剧烈疼痛,并且一般的止痛药不能止痛,疼痛可以放射至头顶部、耳颞部...
干槽症主要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是由口腔细菌引起的骨创感染。干槽症是拔牙创伤急性感染的另一种类型,以下颌后牙多见,特别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发生率依次为: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其他牙少见,前牙发生率最低。 一、干槽症的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