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是“Groupof20”(二十国集团)的缩写。1999年,G20在德国柏林成立,最初为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机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G20于美国华盛顿召开第一次领导人峰会。2009年,二十国集团在美国匹兹堡举行峰会,确立了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地位。G20以非正式的部长级会议形式运行,不常设秘书处,主席采取...
二十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由19个国家和欧盟组成,旨在讨论和研究全球经济问题。以下是关于G20机制的快速概览:成员组成 G20由以下国家组成: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以及欧盟。...
因而如何在不建立常设秘书处的前提下,探讨进一步增强G20的延续性和遵约水平就是G20机制建设的一项重要挑战。 议程设置。G20的定位是为全球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发挥领导人战略引领的作用,这就使得G20的议程设置非常灵活,不固定在某个具体议题上,而是根据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选择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议题来讨论。从目前G...
若进入2025年,在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按照上一届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的思路,“他实际上是希望WTO回到关贸总协定(GATT)时代,其中一个特点就是争端解决机制没有约束力,美国有足够斡旋空间。”G20再提2024年 宣言称,“值此《马拉喀什协定》签署30周年之际,我们重申支持努力对WTO进行必要的改革,...
G20是各国就产业政策的贸易扭曲效应进行积极对话的理想论坛。虽然WTO仍然是制定、辩论和执行国际贸易规则的主要国际机构,但它无法在短时间内履行这些职能。而且其争端解决机制目前受到上诉机构无法有效运作的阻碍——但即使WTO争端解决程序充分发挥作用,它也往...
G20采用非正式论坛机制,没有常设秘书处。《二十国集团 演变、互动、记录》指出,其决策通过领导人峰会、财长会议和工作组三级架构实现。德国在其中主要参与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和气候可持续工作组的工作。在具体议题上,德国曾主导三项重要成果:1)2017年汉堡峰会推动《气候变化与能源行动计划》;2)2021年促成全球...
【把G20 建成制度化的“全球指导委员会”】 安德烈•罗森塔尔,前墨西哥国际关系委员会创始人,墨西哥 随着金融危机逐步消退,除非G20 开始着手解决全球议程中现有的国际机制和对话未能很好解决的棘手问题,否则G20将日益失去其重要性。G20应该成为国际社会的“指导委员会”。
G20诞生于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全球治理需求,最初是G7财长会议扩展形成的部长级对话机制。根据《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及全球治理变革》分析,其核心设计理念是通过非正式协商平衡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利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推动它升级为领导人峰会,在《G20知识 中学生读本》中提到,这种机制具有双重优势:既...
G20峰会由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共同组成,覆盖全球85%的GDP和90%的贸易量。其成员包括美国、中国、日本等工业化国家,以及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根据《国际关系史》记载,G20的形成源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迫切需求,通过将G7与十一个新兴经济体结合,形成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治理机制。成...
但遗憾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执意要将俄乌冲突这样的国际安全问题纳入G20议程,破坏了G20峰会机制建立以来所坚持的“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机制定位和“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机制精神,使得G20财长会未能发表“联合声明”,而只能以印度主席国的名义单独发表了“主席总结”。